球爹:我們不一樣!

球爹:我們不一樣!

前一陣子,球爹又放炮了,在湖人隊官方禁止記者在內場邊採訪這位口無遮攔的父親後,ESPN和《體育畫報》的記者不遠萬里追到立陶宛,原本想挖一下球家倆弟弟此行賣的什麼藥,由於湖人近期糟糕的戰績,順嘴問了幾句,結果問出了炸彈般的效果:沃頓對這支球隊失控了,他也執教不了詹姆斯和喬治這種級別的球員!

當事人沃頓的回應舉重若輕:先是率隊擊敗老鷹結束九連敗,然後再被記者問到“第一節為何那麼早換下球哥”時說了句“他爹那麼說我,我當然要提前把他換下啦”,停頓了兩秒,自己沒憋住,樂了,畢竟將門之後,沒那麼小心眼…

球爹的言論卻惹怒了以小牛(哦不對,是獨行俠)隊主帥卡萊爾為首的一眾教練們,他們聲援沃頓,炮轟球爹和爆出這條消息的ESPN記者,要求吊銷記者的採訪證!認為這是對職業教練的極大不尊重。

其實如果看了採訪原文,這次球爹其實謹慎了許多,用了很多“我猜測”、“這只是我的觀點”這類的詞彙,但是放到媒體的標題裡,一定會被寫成“球爹:沃頓對球隊更衣室失去控制”這類的,球爹肯定深諳此道啊…

在遠離美國的立陶宛小鎮,幾句隻言片語能掀起這麼大的陣仗,在當今的NBA恐怕只有球爹了,而他只是一名球員的父親,具體一點還是湖人隊的一年級榜眼秀,而且無論是朗佐·鮑爾還是湖人,這個賽季其實一度都比較掙扎…

這其實是一種網紅效應,和此前養傷期間的恩比德類似,懟天懟地,但大帝回來的確在球場上展現了統治力,而球爹無法自己去回應,他得靠自己的兒子們,目前來看,只有郎佐·鮑爾!

我們姑且把球爹算作偉大球員的父親,(如果郎佐和拉梅洛未來能有一個不錯的職業生涯的話),他的確和那些傳統的優秀球員的父親不太一樣!

慈母嚴父,這是傳統文化下的刻板印象。大概率上那些偉大球員的父親分兩種類型,要麼是心靈導師型的(比如喬丹的父親),要麼是望子成龍的push型(這是大多數),但球爹和他們不一樣,他是滿嘴跑火車的炒作型,似乎在球哥短暫的NBA生涯中,看似他起到的大多是負面的輿論作用,但這些糟糕言論有時卻能起到點效果!比如這次沃頓不行的言論後,湖人三連勝!

這個出道以來一直搖頭尾巴晃的家長和以往那些父親不同的是:他站到了臺前!他像一位新品發佈會的演講者一樣,囂張跋扈地介紹著自己的產品!

而大多數父親是站在幕後的,他們對於這項運動有著執念般的熱愛,但自身並未有所成就,跟所有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他們不停地push,讓孩子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某種程度上,孩子成了父親的作品,窮盡畢生的心血,但出於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和運動家的精神,他們羞於展示職業生涯成就欠佳的自我,而是熱衷於將孩子掛在嘴邊。

網球傳奇運動員安德烈·阿加西的父親麥克·阿加西,是一位傳統的push型的父親。他以前是一名拳擊手,年輕時代表伊朗打過奧運會,但囿於政治因素未能有所成就(至少他本人是這麼覺得的),他喜愛網球,有著樸素的美國夢和通過下一代實現自己網球夢的執念,阿加西之前,他的哥哥和姐姐都以失敗告終,當搖籃裡的阿加西在倚重吊起來的小玩意兒中選擇了網球拍時,麥克決定畢其功於一役,家族的夢想就看安德烈的了。

父親和大龍(自己改造的網球發球機)是阿加西童年的噩夢,他極力控制著阿加西的職業生涯,而阿加西也無時不刻不在抗爭和擺脫,在這場人生的巨大拉鋸和撕扯中,最終阿加西如同父親期望的那樣,成就了一段傳奇而又波折的網球生涯。

麥克·阿加西本身就是一個球痴。在某一年的印第安納威爾斯站決賽,阿加西對皮特·桑普拉斯,皮特教練腦部腫瘤,而父親麥克·阿加西心臟手術,兩個人彼此都無心戀戰,最終阿加西輸了,急著去看父親,父親看了比賽,在窗前一直朝阿加西用手勢比劃,阿加西聽不懂父親的話,然後父親用紙顫顫巍巍地寫:打皮特反手。

阿加西在自傳中這樣總結:“愛網球還是愛我?”

或許兩者都有吧。阿加西成名後父親很少現場去觀看比賽,兒子送的禮物只有在確認不太貴的情況下老麥克才會收下,當年在拉斯維加斯的荒漠裡,在賭城的打工歲月裡,麥克·阿加西所有的付出都在安德烈·阿加西的職業生涯中看到了收穫。

巧合的是,阿加西的太太格拉芙的父親同樣如此,至於兩人的孩子,傑登和傑姬,夫婦二人都決定隨他們去吧,那個被外界覺得如果這兩個娃以後不打網球簡直就是犯罪的說法,兩個網壇金滿貫夫婦並不看重。

回到本文的主人公球爹,他更像是一個老頑童一般,反倒是球哥異常地冷靜、理智,連隊友為他出頭打架都兩耳不聞,這樣的冰與火的對比,一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等待挖掘。

球爹: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境遇。

郎佐·鮑爾的職業生涯只有半個賽季,未來的路還長,我們還有漫長的時間去觀察拉瓦爾·鮑爾是一位怎樣的父親,具體怎樣還未可知,反正答案不會像現在這般膚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