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退群”為重啟捕鯨?日媒:或遭全世界譴責

核心提示:日本已基本決定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日方認為即使在內部繼續談判也無望重啟商業捕鯨,因而採取強硬舉措,但這必將在國際社會飽受譴責。此事的負面影響也可能會波及捕鯨以外的領域,日本需要盡一切努力緩和其影響。

日本“退群”為重啟捕鯨?日媒:或遭全世界譴責

日本捕鯨氾濫 一鯨被殘忍殺害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道 日媒稱,日本政府相關人士12月20日透露,為重啟商業捕鯨,政府基本決定退出管理鯨類資源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最快將於下週表明退出方針。政府擬在日本近海、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內實施商業捕鯨,並正就此展開協調。二戰後日本幾乎沒有退出國際組織的先例,上述舉措實屬罕見。遭到國際社會輕視規則的指責將在所難免。

據日本共同社12月20日報道,9月在巴西召開的IWC大會上,重啟商業捕鯨的提案遭到否決,日方判斷有必要通過退出打開局面。日本提議重啟資源豐富的部分鯨類的商業捕鯨,但遭到反捕鯨國家的反對。

報道稱,若今後留在IWC,重啟商業捕鯨的希望極其渺茫,因此日本政府提及退出的可能性,而為實現明年退出的通知期限為明年1月1日,現已臨近。

IWC成立條約規定,若通知IWC方面退出的決定,原則上在翌年6月30日生效。

報道指出,日本在2007年IWC大會上也曾因不被允許重啟商業捕鯨而表示可能退出。但在以美國為中心啟動的摸索妥協工作中,日本留了下來。

IWC於1982年決定暫停商業捕鯨。日本1988年停止商業捕鯨,之後為收集科學數據以重啟商業捕鯨,持續在南極海域及西北太平洋開展科研捕鯨。

另據日本共同社12月20日報道,關於日本基本決定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反捕鯨最前沿的澳大利亞非營利組織“澳大利亞海洋保護協會”首席執行官達倫於20日接受採訪時,批評稱:“如果日本認真考慮鯨魚問題的話,應該就不會轉頭背對IWC。”

他指出日本的方針是“非常重大的決斷”,並表示:“如果日本退出全球規模的鯨魚保護及管理機構,對其他國際條約及協定等也將構成非常危險的先例。”

他還提及鯨魚直面氣候變化和海洋塑料汙染等諸多危險,認為保護的必要性正在上升,要求稱“日本即使退出IWC,也應該停止在南極海域捕鯨”。

日本“退群”為重啟捕鯨?日媒:或遭全世界譴責

日本退群旨在重啟商業捕鯨

反捕鯨國家新西蘭的環境保護團體成員、新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斯洛滕認為“退出IWC是政治家和外交官的錯誤判斷”,預測此舉將有損日本在國際上的評價。她進一步表示:“這可能誘發挪威等其他捕鯨國的退出。”

此外據共同社12月20日報道,日本已基本決定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日方認為即使在內部繼續談判也無望重啟商業捕鯨,因而採取強硬舉措,但這必將在國際社會飽受譴責。此事的負面影響也可能會波及捕鯨以外的領域,日本需要盡一切努力緩和其影響。

報道稱,全世界對日本的捕鯨政策正投以嚴厲的目光。南極海域的科研捕鯨2014年被國際法院(ICJ)喊停,一度取消。今年10月,《華盛頓公約》常務委員會判斷日本將西北太平洋科研捕鯨中捕獲的塞鯨肉帶入國內是出於商業目的,違反公約。

在此情況下,即使日本強調退出IWC的正當性,也難以消除輕視國際框架的印象。在日本力推的自貿區建設多邊談判以及捕鯨以外的水產相關磋商中,為避免遭到譴責,構思計劃必不可少。

國際上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巴黎協定》進行了譴責。日本若在戰略上出現失誤,預計也會遭到效仿“美國第一主義”的批評。

報道稱,當前日本鯨肉消費陷入低迷,消費者的關注程度不高。能否開拓一定的需求並將其作為項目確保盈利也無法預料。要重啟存在風險的捕鯨,政府需要獲得日本民眾的理解。

原標題:日本為了這事竟要學特朗普“退群” 日媒:或遭全世界譴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