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家,為何集體失去個性?

中國的書法家們集體失去個性的現象在中國書法史上十分罕見,然而卻少有書家站起來說, “我不同意”。是的,如果不同意加入流行書風的隊伍;如果不成為書法象牙塔中的一塊基石;如果不甘願埋葬個性,書法家的光環很難在你頭頂顯現,如果你勇敢。你鼓勵自己站起來說:我不害怕,只有懂得經歷磨練才能成長。經歷沉積期,才能破土發出新芽。在我們書法歷史長卷中,在那星光燦爛的銀河中,我們有理由自信,選擇適合自己的有傳承的創新道路,一定能塑造有個性的書法大家和優秀作品。然而,中國書法在不能取消這種抹殺個性的評選機制,恐怕我們的書法將在一個很漫長的世代裡不再擁有獨立思考的個性。

然而書法象牙塔的高層領軍人物的影響力之大令人難以置信,以至於到一個地步,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拿出一幅書法作品來看,幾乎十有八九都能認出這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寫的,我戲稱之為書協乃書法界的傳銷組織,紛紛以發展下線為目的。

中國書法家,為何集體失去個性?

在長期致力於書法臨池與創作的過程中,我對於當代中國書壇出現的流行書風現象有一些較深入的思考。對於什麼是書法的創新原來我很肯定,曾經不自信過,但現在我已經不再困惑。那是因為我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書法家缺乏獨立思考的原創性。既如此,那又是什麼樣的一股力量將中國的書法家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奪走了呢?

中國書法家,為何集體失去個性?

“美”的東西很容易流行起來,一款新潮的服裝,愛美女孩總是以搶先擁有新潮為榮耀,然而跟風者不智;曾經以為蘋果系列的手機在中國將要人手一本,但事後總能發現不是所有人非“蘋果”不可。若果真那樣,那中國這個民族也太缺乏個性,太沒有希望啦。談到個性,最讓你不能理解的是中國的書法,由於1980年代,國家剛剛解放思想,一些書法愛好者開始對於主流價值觀所認同的王系書風產生牴觸情緒,簡單來說,就是凡主流的我一概避讓之,凡民間的則好之,就這樣帶著一種玩味書法的態度去學習書法,久而久之,他們成為中國書法界“主流”的書法家。大概是一種思想的東西禁錮久了就容易使人產生悖逆心態。

中國書法家,為何集體失去個性?

當然,在那個時代,玩味的意識形態產物被認為是美的,這種玩味書法的意識流一直延續至今有過之而無不及,一股流行書風就這樣掩蓋了書法家們的獨創性。在追名逐利的競賽中,書法愛好者情不自禁地成了隨波逐流大軍,在書壇流行風的帶動下,書法愛好者們難以抗拒名利場的誘惑,紛紛放棄了獨立思考的個性,沉浸其中難以自拔。覺得只有必須隨大流才能被認可,就這樣甘願埋沒在流行書風中充當書法象牙塔的基石。然而書法象牙塔的高層領軍人物的影響力之大令人難以置信,以至於到一個地步,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拿出一幅書法作品來看,幾乎十有八九都能認出這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寫的,我戲稱之為書協乃書法界的傳銷組織,紛紛以發展下線為目的。

中國書法家,為何集體失去個性?

因此一些有識之士對蘭亭千面現象的憂慮應該說已經嚴重到一個地步,就是擔心這一代書家的精神食糧能否給後人帶來正能量的效應?我們不禁要問,再過一百年後,我們的書法愛好者在選擇法帖時是否還像我們肯定王羲之、顏真卿、米芾、蘇東坡、趙孟頫、王鐸等等大師那樣來肯定我們的東西嗎?我不會肯定地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一種尚法的、傳承有序的法書肯定被採納為發帖作為後人臨摹對象。

中國書法家,為何集體失去個性?

說起書法中的楷模,當然是書法愛好者所臨摹的法帖,談到臨摹,唐太宗在《帝範》卷四中雲:“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意思是你向那最好的學習,僅僅能學到一箇中等水準,若向那次等的學習,則為下等。其實我們在書法審美能力上永遠不太缺乏基本能力的,比如幾乎誰都承認王羲之好,顏、柳、歐、趙好,但書法愛好者們又為什麼選其不善者從之呢?有些令人費解,其實學過美學的人都知道這樣一種現象,即“美”隨著時代的變遷,有時候醜的變成美的,美的卻變成了醜的,因此,美是可以因著環境而改變的。比如過去舊社會女子裹足認為是美的,如今已然變成醜陋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承認你王羲之很厲害,我永遠也不會達到你的境界,因此,我以另闢蹊徑,故作滄桑為美。在這樣一種完全有悖客觀事實的意識流面前導致人們完全背棄自己的感覺選擇求其次。因此,我們在選擇法帖時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覺和經驗,因為在書法學習的實踐中經驗告訴我們,學習古法使我們終身受益,學習今人道路狹窄。

中國書法家,為何集體失去個性?

究竟是什麼力量使我們的書法愛好者選擇了一條不可持續發展的窄路呢?難道是我們的眼睛集體失明,看不到好的?我們的思路到此似乎已經顯明,只緣當今只有一種標準衡量書法的優與次;當今似乎也只有一個機構來選拔書法人才;當代書家似乎只用一種統一的思路來學習書法,在書法藝術世界中,由於書家的獨立思考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具有獨家性,也就因此成為可貴的精神財富,如果所有的書家都用同樣的審美標準來思考,那麼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一定是共性大於個性,也就是人們常說避免出現的“蘭亭千面”效應很不幸地出現了。這是顯而易見的,試想一想,在吳昌碩、齊白石的年代裡,沒有官方統一標準和評選機構,藝術家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這樣,藝術家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和顯露,而不是某個集團的標準得到了滿足。

中國書法家,為何集體失去個性?

聲明:本文由小編上傳併發布,今日頭條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文章僅代表作者小編個人觀點,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未經許可,圖片版權不可輕易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