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輪流坐莊

3月18日,微軟市值超過蘋果,不到半年內第三次登頂全球公司市值第一的寶座。事不過三,當一件事情接連出現,說明它正在變成一種常態。對於微軟而言,重返世界第一不過是一種新常態。

微軟上一次穩定地壟斷市值第一的時間點,還是2002年。也就是說,微軟重回世界第一的位置,花了16年時間。

在這16年裡,微軟市值最低的時候只有2000多億美金,那是2012年-2013年間,以蘋果為火車頭的移動互聯網洶湧崛起,微軟一度被認為是下一個諾基亞、摩托羅拉。

目前微軟市值約為9000億美金,相當於不到6年時間市值增長了近4倍。而在微軟坐冷板凳的這些年裡,美國科技巨頭的代名詞一變再變,但始終沒有微軟的位置。比如FANG(Facebook、亞馬遜、Netflix、Google),比如FAANG(多了一個蘋果)。要知道,1998年微軟第一次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時,Netflix還在小區裡賣光盤,谷歌剛剛成立,扎克伯格還在上初中。

蘋果自從2012年登頂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之後,對這個位置一直都是壟斷地死死的。但從2018年開始,蘋果全球市值第一的位置先後被亞馬遜、微軟接管過。目前來看,蘋果很有可能會長期讓出王位。最新一季財報表明,營收增長乏力,因為屬於蘋果的那個風口已經見頂了。

毫無疑問,蘋果和微軟是過去20年全球科技公司的王者。微軟壟斷市值第一的週期,是從1998年到2002年,這5年裡有三年做到第一;蘋果壟斷市值第一的週期,是從2012年到2017年,正好也是5年,期間只是被谷歌短暫反超過一次。

微軟吃盡了PC時代的紅利,蘋果吃盡了智能手機時代的紅利。微軟統治PC的時代,是蘋果最落寞的時候;蘋果最風光的時代,是微軟最黑暗的時候。王不見王,是對這兩家公司最好的描述。

從2003年到2011年,微軟和蘋果同時在野的這8年時間裡,美國科技公司的王座屬於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Netflix在體量上始終無法與這三家公司相比),但這三家公司的江湖地位,也是此消彼長。

以亞馬遜和Facebook為例,2016年初,兩家公司的市值還不相上下,FB甚至一度反超亞馬遜,但到了2018年下半年,形勢鉅變:亞馬遜成為史上第二家市值突破萬億美金的美國公司,幾個月之後,FB市值跌破4000億美金大關。一家是電商基因的公司,一家是社交基因的公司,在抗週期方面,顯然前者強於後者。

到目前為止,表現最穩定的巨頭當屬谷歌。這家公司不僅依靠搜索抓住了PC互聯網的風口,還藉助安卓實現了兩個時代的跨越;同時在前沿技術領域的佈局,也讓谷歌始終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間。

以市值看,美國目前有六家科技巨頭,分別是微軟、蘋果、亞馬遜、谷歌、Facebook、Netflix,其中只有Facebook是2000年之後成立的。而過去20年創造過科技公司市值最高紀錄的三家公司微軟、蘋果、亞馬遜,則是這6家公司中創立時間最長的。沒錯,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再來看國內巨頭。目前市值最高的三家互聯網公司依然是BAT,其中百度和阿里創立整整20年,騰訊是21年。但BAT並非天選之子,直到2010年之後,BAT一說開始流行起來。

巨頭輪流坐莊

某種程度上,BAT是中國第二代互聯網公司。首先是創立時間要晚於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其實上市時間也更晚,甚至1999年創業的盛大都比BAT上市要早。

而在2005年,360、58同城、去哪兒、汽車之家、YY等一大批後來的巨頭挑戰者扎堆兒誕生。用前有狼、後有虎形容BAT面臨的局面一點也不為過。

2005年,同在香港上市的聯想集團的市值是騰訊的兩倍多;當年雅虎中國被阿里收購,後者估值25億美金。在此前後,中國富豪榜的榜首位置先後被陳天橋、丁磊壟斷。

2007年之後,BAT格局的雛形開始出現。在這一年前後,騰訊的遊戲業務實現了對盛大和網易的逆襲,同時QQ開始成為創業者跨不過去的流量大山;阿里的B2B業務在這一年赴港上市,淘寶也實現了對易趣的碾壓式勝利;百度在2007年之後雖然受到谷歌中國的挑戰,但市場份額是一直上漲的(百度和谷歌蠶食的是雅虎中國的搜索市場)。

在移動互聯網來臨之前,BAT鎖定了PC互聯網時代的三大賽道:社交、電商、搜索。有意思的是,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BAT三巨頭分別向對方的核心業務展開過猛攻,最後全都無功而返:騰訊在搜索、電商兩個賽道挑戰百度和阿里,百度在電商賽道挑戰阿里、阿里在社交賽道挑戰騰訊。更別提那些挑戰BAT的創業公司了。

但是在2010之後,BAT都遭受過空前挑戰。2011年,微信僅僅一歲,開放戰略剛剛開始,騰訊市值就被百度超越;從2012年到2015年,是阿里的生死攸關之際,前有京東、唯品會等平臺的衝擊,後有垂直電商的圍攻,一度甚是狼狽,2014年上市之後始終被騰訊壓制;而百度則是在互聯網上半場的尾聲,錯過了移動互聯網。

過去十年,BAT就像一個非常有韌性的三角形,無論變長如何變化,這個組合始終不變,基本是一家日子好過,另外一家或兩家就不順:百度就風光的時候,是騰訊和阿里的至暗時刻;騰訊起來了,阿里和百度還沒走出來;阿里展示後勁了,騰訊又開始了新的探索……

始終沒有其它上市公司打破這個格局,至少從市值上是如此。新的巨頭正在陸續上市,但因為此前在一級市場透支過大,已經有人在還賬。

以TMD為代表的超級獨角獸被寄予了厚望,但美團上市後已經破發,滴滴遭遇政策天花板,頭條在社交、遊戲、搜索和電商等領域同時向BAT開戰……大家還能重複過去幾年的增長奇蹟麼?

與BAT相比,這屆獨角獸們最大的不同就是,靠線性增長模式做估值。什麼是線性增長?就是在核心業務建立絕對安全邊界之前,不斷用新業務去融資,融資之後再把錢燒到其它新業務上,從而把估值做大。而BAT之所以成為BAT,就在於從PC互聯網時代就建立起了誰也侵犯不了的護城河,而且這條護城河的造血能力足以支撐起其它延展業務。也就是說,BAT即使也在燒錢,也是燒的自己賺來的錢,而不是通過外部融資為新業務燒錢。

社交、搜索和電商之所以成為最基礎的三大互聯網賽道,很大程度是因為用戶使用時長與其護城河深度成正比,即用戶對其越依賴,其被顛覆的可能性就越小。

社交的護城河在於巨大用戶量的網絡效應,電商的護城河在於供給兩端的網絡雙邊效應,搜索的護城河在於信息的沉澱、數據的沉澱以及技術的沉澱。中國巨頭如此,美國巨頭同樣如此。

如果用美國六大科技巨頭對比中國科技巨頭,會發現中國沒有微軟、蘋果這兩類公司(鑑於愛奇藝對標的是Netflix,百度其實代表了兩家公司)。

微軟與蘋果,一軟一硬,在中國短暫的科技創業史裡,居然缺席了。如果用今天比較時髦的話定義這兩家公司,那麼蘋果代表了消費互聯網,微軟代表了產業互聯網。前者是to C的基因,後者是to B的基因。

並不是中國沒有這兩種公司,而是這兩種公司的基因被分散、集約到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基因裡了。

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國是從產業互聯網進化到消費互聯網,微軟、IBM、甲骨文等to B類型的企業都早於to C類型的互聯網公司,這與美國傳統產業的成熟程度有著必然關係,所以像微軟這樣的老炮,存在逆襲的可能;而中國恰恰相反,是從消費互聯網過渡到產業互聯網,所以最終主導產業互聯網的公司,可能還是那些天生具有to B基因同時又有技術基因的互聯網公司。

從受益者的角度看,騰訊和蘋果是一類公司:消費互聯網的大贏家;而阿里和百度,不僅具有to B的基因,同時還有各自的技術儲備。換句話說,微軟有的,B和A也有。當然這裡的共性是基因,而不是體格。

BAT的進化路徑跟創始人DNA有很大關係。小馬哥產品經理出身,始終做面向C端的產品,成為消費互聯網最大的贏家;馬雲超級Sales出身,阿里巴巴又是B2B起家,所以to B業務一直是強項;李彥宏技術大牛出身,創業之初百度也是to B的商業模式,而且搜索業務既要to C又要to B,所以百度在錯過移動互聯網之後,抓住了同樣需要to B能力的AI風口。

不管怎麼說,BAT在過去20年各自積累了具有自己基因特性的核心能力:騰訊手握中國最多的互聯網用戶,阿里在雲計算和新零售兩大風口之下依然善於交易,百度還是技術驅動,根據中國專利保護協會發布的《人工智能技術專利深度分析報告》,百度AI專利申請量在國內專利權人中位居第一,是騰訊的2倍、阿里巴巴的3倍。

所以,阿里在下半場主攻新零售和雲計算,與其天生to B的基因密不可分;百度在下半場主攻AI生態,也與其從創業之初就服務B端的技術基因分不開;騰訊做產業互聯網,最大的挑戰還是基因。對於BAT來說,等邊三角形似乎是永遠不會出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