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景石材對水質的影響

每一個魚友和草友養的目的就是在魚缸中創造出一個自然的水底景況,而添加放沉木、石頭。水草再加上佈置,用水草和熱帶魚編織出一個水底的美態,這樣的意境是每個水族愛好者所追求的。沉木、石頭、水草這三者我唯獨沒有敢選用的是石頭,在我所掌握的概念裡石材會影響缸中魚只或水草等的生存環境。資料上講各種不同的岩石均會溶出不同性質的物質,而使水質形成軟水、硬水或PH值上升等狀態。

佈景石材對水質的影響

一般岩石以兩方面來區分:

1、以質度區分為:

硬石質——如金鋼石、軟石質——如硬砂岩、層石質——如千枚巖。

以顏色區分為:

黃色石:鍛石質及PH值高,僅適合鯛科魚。但少量使用於水草魚缸無妨。

褐色石:溶於水中PH值6.9。僅適合水草魚缸專用。溶於水中之三價鐵,若懶惰換水時,會因濃度過高導致魚只死亡。

灰黑石:如千枚巖,於水中時為中性水質,有中和水中重金屬毒素,防止水缸玻璃內壁產生黏狀物質,只適合水草及魚只(燈科魚及神仙魚)影響蝦類(沼蝦、黑殼蝦等)。

在天然的石頭裡,能用在魚缸的並不多。有很多岩石的金屬含量很重,不合適魚缸。 現在介紹幾種魚缸的常用石:

1、卵石

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那些圓圓的小石頭,卵石是由是山石經過長期的沖刷而逐漸形成的。表面光滑,色彩豐富。其中更以南京雨花石(也是卵石的一種)更為著稱於世。適用於中小型魚缸置景,小石也合適作為底砂。

2、太湖石

這種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什麼石吧,就算不見其影亦聞其聲。 無論是水族還是園林造景,都是不可多得的石材,太湖石宜作一些大型水族箱置景,種植一些大型水草,可以形成很美的風景。

3、斧劈石

斧劈石屬頁岩,經過長期沉澱形成,含量主要是石灰質及碳質。色澤上以深灰、黑色為主,但也有灰中帶紅鏽或淺灰等,這是因為石中含鐵量及其他金屬含量的成分變化所致。

斧劈石可以用來做奇峰異壁的效果。

4、砂積石(上水石、石灰華、砂片石)

砂積石因砂粒的大小粗細不同,又可分為細砂、粗砂兩種。若砂質含量較低,泥質成分偏高的又稱為泥結石。在盆景造型中適合表現川派盆景高、陡、深的特點。

5、臘石

黃臘石屬於石英岩,質地細膩,表面光滑。因為其表面呈蠟油狀並呈現各種不同層次的黃色而得名。

6、木化石

其成是因為地殼變動時將大片樹木陷於地下,在成煤條件不夠時,樹中的碳元素逐漸被SiO2所代替了,變成十分堅硬的氧化硅。按成因不同又可分為竹化石、松化石、柏化石等等。這種石性質穩定,很合適水族箱使用。

1.5億午前侏羅紀的樹木經地殼運動及火山灰的埋沒,演變成的化石。有灰色、黃褐色、褐色和黑色等。木化石在水族箱中更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出歷史的滄桑,木化石本身原是有機物,經過億萬年的演變而成為無機物,其外形仍保留著樹木的輪廓,甚至可以從斷面處清晰地看出年輪,是任何別的岩石所不能比擬的。在水族箱中,碧綠的水草可以代表現在,枯死的沉木可以代表過去,木化石可以代表遠古,這一悠久歷史的進程,完全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展現在一泓小小的水族箱中。從審美的觀點來看,水草、沉木、木化石屬於同性的但又不同質的材料,即表現統一的成分,又含有變化的特點,即和諧又有跳躍。木化石在水族箱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珍貴石料,產於我國遼寧和浙江。

7、千層石

由碳酸鈣和石英相疊而成,屬層巖積澱的種類。質地極堅硬,體重,不吸水。

8、鐘乳石

鐘乳石是由含有碳酸鈣的水滲過洞穴頂縫落後,水中的碳酸鈣因水的蒸發而沉澱,經過幾十年乃至上百萬年的沉積而形成。

鐘乳石很容易影響會使水會硬,所以只合適海水或飼養硬水性魚(非洲慈鯛等)。

9、珊瑚石

珊瑚相信大家不陌生吧,珊瑚石和鐘乳石一樣,適用於海水或飼養硬水性魚(非洲慈鯛等)。 破碎的珊瑚石(珊瑚砂),可以作為底砂使用。

10、石英石

石英石成分為二氧化硅。純粹的石英無色透明,叫水晶;乳白色叫乳石英;淺紅色的稱薔薇石英;煙黃色的稱茶晶;含雜質的,有紫、褐、淡黃、深黑等各種顏色,一般為乳白色、半透明的結晶體。石英是構成許多巖的重要成分。

除了能把大塊的石英作為能在水族箱使用,小的矽砂(石英石礫),也是經常作為底砂使用的。

11、氟石

又稱軟水紫晶,軟水綠晶,螢石。石色為黃、綠、藍、紫等。作用和石英差不多。

12、魚鱗石

又稱虎皮石、松皮石。色澤為青灰、青綠、黃紅以及多色相夾。帶有白色斑點和洞眼。由石灰岩組成,不宜在草缸使用和飼養軟水性魚。適合硬水性魚和海水魚。

13、龜紋石

又名風化石,由各種碎石聚合而成,色彩相雜,溝紋縱橫。主要由石炭巖組成,其中的鈣會慢慢溶入水中,使水質變硬。因此不宜在南美草缸中使用和飼養軟水性魚,但可用於非洲水草造景中,適合硬水性魚和海水魚。

14、菊花石

菊花石是在白色、灰色或暗紫色的石面上有菊花形的花紋的石頭。

15、火山岩(浮石)

由火山泡沫冷卻形成。表面多孔,質地比較鬆軟,容易吸水,能長出青苔。

佈景石材對水質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