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調養老金5%,事業單位會比企業漲得多嗎?

今年上調養老金5%,事業單位會比企業漲得多嗎?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按照人社部、財政部3月20日向社會公開的《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今年按照人均5%左右的水平上調養老金。對於每個人而言,是否拿到的養老金都會較上年增加5%?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會比企業退休職工漲得多嗎?

人社部正在制定統一各類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調整機制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調整將繼續堅持“並軌”原則,調整辦法與2016年、2017年、2018年基本相同,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統一實行“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三結合”調整辦法。

這也意味著,今年的調整將對機關單位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職工同步安排考慮。這次調整,是國家自2005年以來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第“十四”次連調,也是2016年以來,連續第三年同步安排適當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

同時,人社部相關負責人還透露,目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的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將兼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未來將實現各類退休人員待遇調整機制的統一。

“人均5%的上漲水平不是每個人都能上漲5%”

人均上漲5%左右的水平,是否意味著養老金都會較上年增加5%左右?人社部上述負責人表示,“5%左右”的調整比例,這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全部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總體人均水平,並不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分別以各自人均養老金水平為基數、都按照5%的比例調整。

“具體到每一位退休人員,由於繳費年限和養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實際增加的養老金絕對額是不同的,對應到佔個人養老金的比例也是不同的。”這位負責人表示,一般來說,在職時繳費年限長、繳費工資水平較高的人員,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絕對額也會相對較高。

如北京市去年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由原來的3770元/月提高到每月近4000元。同時也明確了一條政策:採取低者高調、高者低調的方式,保障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員能夠適當多增加基本養老金。

人社部明確:地方自行提高調整水平將予以問責

不僅是個人有所差異,地區間也可能不一樣。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解釋,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平、退休人員基本情況等不盡一致,地區之間的具體調整辦法會存在一定差異。具體到一個地區內部,少數地區可能還會存在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調整辦法略有不同的情況。

2016年,上海市在全國率先公佈其當年的上調方案。當年全國上漲的平均水平確定在6.5%左右,而上海市平均漲幅達到了6.7%。上海市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當時向新京報記者解釋,上海上調養老金的幅度往年都高於全國一般水平,但2016年總體上調水平也略高於6.5%,已不像往年高得那樣明顯。

今年,人社部在相關通知中明確了“統一政策”的基本原則,強調國家統一制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逐步統一繳費比例、繳費基數核定辦法、待遇計發和調整辦法等。

人社部明確,對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存在違規一次性補繳或提前退休行為的地區,將予以批評問責,並相應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政策主要是為了嚴肅工作紀律,加強對地方監管,確保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順利實施,並不會因此影響退休人員個體的調整水平,也不會因此影響基本養老金的按時足額髮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