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視線的年畫:有人靠送財神,幾天成了萬元戶

淡出視線的年畫:有人靠送財神,幾天成了萬元戶

貼年畫

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有人感嘆年味越來越淡。年味的失落,主要是由於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每天都像過年,過年也就乏了味。但是,富足的生活擋不住我們對物資貧乏的童年時代過年的懷念。我們念念不忘的,其實是那些能夠增添過年氣氛卻愈走愈遠的傳統節目。比如以前尋常百姓家隨處可見的年畫,已經淡出了人們視線許多年,如今蹤跡難覓。

在我老家湖南邵東,貼年畫曾是各家各戶必不可少的習俗。每到過年之前,上門送財神的人絡繹不絕。所謂送財神,其實就是賣年畫。為給來年討個好兆頭,即使是生活拮据的人家,對於年畫也是來者不拒。一張薄薄的年畫,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淡出視線的年畫:有人靠送財神,幾天成了萬元戶

年畫《財神爺》

記憶中的年畫,出鏡率最高的是財神爺。過年接財神的習俗據說始於唐代。當時京城長安有一名叫王二狗的商販,早年以販賣淄州絲綢為主業,利潤微薄。有一天,王二狗去淄州進貨,在客棧遇盜,財物盡失。王二狗遭此打擊,萬念俱灰,仰天長嘆“天不助我”之後,欲懸樑自盡。冥冥之中看見一位老翁,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鬚,溫文爾雅,左手持“如意”,右手捧“元寶”。此乃傳說中的財神——財帛星君。星君說:“你將來會大富大貴,豈可輕生!你沒聽說淄州出產琉璃嗎?”說完留下一枚元寶飄然而去。王二狗於是以這塊元寶為本錢,從事建築裝飾材料琉璃的販運。沒想到經營琉璃的利潤十分豐厚,才幾年就成了長安首富。發了財的王二狗,覺得改變自己命運的是財帛星君所賜的那塊元寶,於是改名王元寶。王元寶還出資在長安城裡修建財帛星君廟,並於每年正月初五抬財神巡遊大街小巷,由此形成了接財神的習俗。中國民間供奉的財神版本眾多,據說一共有九路財神,不僅有大財神、正財神,而且有文財神、武財神。雖然無法確認兒時所見年畫中的財神究竟是哪位,但老家一帶流傳的財神故事大多以財帛星君為原型,而且年畫中的財神也比較符合傳說中財帛星君的外貌特徵。其實,民間接財神的目的是求財,至於是哪位財神送財而來,人們並不在意。

淡出視線的年畫:有人靠送財神,幾天成了萬元戶

年畫《門神》

門神是年畫題材的另一大主角。門神圖案各式各樣,其中以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人持劍的畫像居多。門神的來歷亦源於唐代。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將軍得知後,第二天夜裡披甲戴盔守候在唐太宗身旁,果然風平浪靜。但長期讓兩位將軍守夜也不是辦法,唐太宗於是讓人把兩位將軍的畫像貼在宮門上。自此,鬼怪銷聲匿跡。這一習俗於是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淡出視線的年畫:有人靠送財神,幾天成了萬元戶

年畫《老鼠娶親》

除了財神和門神,以民間傳說為題材的年畫亦流傳甚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老鼠娶親》年畫。圖案是一群老鼠抬著花轎迎親的場面,前面有老鼠鳴鑼開道,騎馬的老鼠新郎和坐轎的老鼠新娘跟隨其後,隊伍中還有頂燈、打彩、吹樂和運送禮物的老鼠,各司其職。不料有一隻貓守候在老鼠隊伍前方。雖然年畫的畫工比較粗糙,但畫面實在妙趣橫生。老鼠是一種受人憎惡的動物,一向難登大雅之堂,為何成為了年畫的題材?民俗專家的解釋是,老鼠繁殖能力很強,《老鼠娶親》年畫可能是為迎合中國人傳宗接代、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但圖案中還有一隻專門捉老鼠的貓,似乎不太好解釋。也許,這幅年畫並無太多寓意,只是想在辭舊迎新之際給人們增加一點樂趣,表達一種豁達心態。

淡出視線的年畫:有人靠送財神,幾天成了萬元戶

年畫《西湖借傘》

年年貼年畫迎財神的家鄉人,生活確實一年比一年好,不知道是不是財神爺的功勞。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賣年畫送財神的生意人,一定賺了個盆滿缽滿。賣年畫是一門投入少見效快收益高的好生意。一張紙質畫收費三至五元不等,利潤十分豐厚。據說老家有一個村子,每到過年前人人都外出賣年畫送財神,有的人只要幾天就能成萬元戶——那時的萬元戶並不多,足以稱為土豪。不過,當年畫不再是人們過年的必需品之後,這樣的商業機會也就一去不復返了。(文/謝志東)

淡出視線的年畫:有人靠送財神,幾天成了萬元戶

年畫《年年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