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一部只有中國人才能“讀懂”的科幻小說

最近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火了,

外媒直呼中國人終於拍出自己的硬核科幻。

大家也知道,這部電影是由劉慈欣的原著改編。

《流浪地球》一部只有中國人才能“讀懂”的科幻小說

原著小說主要講了三個世紀前,天體物理學家計算出大約四百年內太陽將會發生氦閃爆發,

到那時太陽系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將會被全部炸燬,其他類木行星將會改變形態和軌道。

《流浪地球》一部只有中國人才能“讀懂”的科幻小說

為了人類的延續,建造了上萬個行星發動機(以岩石作為燃料)逃離太陽系,

朝向需要經過兩千五百年,才能到達的比鄰星。

《流浪地球》最觸動中國人不是面對危機時的捨生取義,而是對家的眷戀不捨。

《流浪地球》一部只有中國人才能“讀懂”的科幻小說

正如電影中臺詞:“我原來以為家在身後,現在才知道,家在前面

。”

中國人對家的情感,不同於好萊塢式的放棄家園獨自逃亡,而是帶著羈絆相互支撐。

正如當今拼命學習、工作的我們,藏著委屈酸苦,只為讓家人過上體面的生活,擁有更舒適的環境。

《流浪地球》一部只有中國人才能“讀懂”的科幻小說

外國人永遠無法理解,中國拖家帶口式的逃亡。在他們看來,只要自己活著,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而中國人看來,沒有家就沒有一切,與其孤獨的苟延殘喘,不如盡力之後坦然面對死亡。

不論什麼時候,中國人絕不願意放棄家庭,相濡以沫永遠是中國人的第一選擇。

《流浪地球》一部只有中國人才能“讀懂”的科幻小說

對於情感,中國人嚮往著相忘於江湖,卻大多選擇相濡以沫。因為物質需要,也因為精神需要。

一家人團聚,以幸福為目的,但最終需要有人選擇犧牲,以相忘於江湖的代價,換取家人的幸福。

如何取捨,是中國人一生中必須面臨的抉擇......

假如有一天,家不存在了,中國人又會怎麼樣?

小說中給出了回答:

“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流浪地球》一部只有中國人才能“讀懂”的科幻小說

小說到此結束。很多年後,當三體人來到太陽系,一看:沃特,球呢?

其實,不用他們來太陽系。

總有一天,當三體人組建好殖民艦隊,準備向太陽系進發時,他們會收到報告:地球送上門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