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代價》:美國反恐戰爭的背後

《美国的代价》:美国反恐战争的背后

內容簡介

本書向人們講述了美國反恐戰爭背後一個個不平常的故事,揭示出反恐所帶來的代價:從被揮霍和盜取的鉅額美元,到極端的權力濫用,再到對人們正常生活的影響。

作為普利策新聞獎得主,作者在本書中用大量的事實和生動的細節,通過命運各異的政府要員、政治巨頭、國防承包商、軍人、監獄審訊員、情報人員及普通民眾的經歷,披露了諸多令人震驚的事件:

·140多億美元由美國空運到伊拉克,結果大量被盜。

·國防承包商使用伎倆,騙取高數額反恐經費。

·美軍人員在伊拉克監獄虐待囚犯的經歷。

·美國國防部發展外國特工,卻發現合作的是一群有問題的人物,其中還有人試圖利用國防部進行數額達幾億美元的洗錢活動。

·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大規模竊聽行為被安全局內的人抗議,後又被愛德華·斯諾登更詳細地暴露出來——他們的職業生涯因此斷送。

詹姆斯·賴森(James Risen)

《紐約時報》記者,暢銷書《戰爭狀態》作者。2006年,他因一篇關於美國國家安全局進行無證監聽行為的報道而獲得普利策獎。2007年,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成員。

詹姆斯·賴森是《紐約時報》傑出的的調查記者之一,多次曝光美國當局的秘密。一直以來,他本人接連遭受著布什和奧巴馬兩屆政府的糾纏。

詹姆斯·賴森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已經瞭解到了政府迫害的代價。在大眾還沒聽說愛德華·斯諾登的2004年,賴森就獲悉了美國政府大規模的竊聽活動,他當時沒有披露這個消息,因為小布什總統和他的幕僚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他提出了威脅。針對他的上一本書,美國當局則展開了一場長達六年的洩密調查。多年來,賴森的電話和電子郵件一直處於政府的監視之下。

《美國的代價》像一部美國大片,多角度呈現出反恐戰爭背後不平常的故事,揭開反恐所帶來的代價:從被揮霍和盜取的鉅額美元,到極端的權力濫用,再到對人們正常生活的影響。

本書的作者詹姆斯·賴森是《紐約時報》傑出的的調查記者之一,多次曝光美國當局的秘密。一直以來,他本人接連遭受著布什和奧巴馬兩屆政府的糾纏。

在大眾還沒聽說斯諾登的2004年,賴森就獲悉了美國政府大規模的竊聽活動,他當時沒有披露這個消息,因為小布什總統和他的幕僚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他提出了威脅。針對他的上一本書,美國當局則展開了一場長達六年的洩密調查。

眼下這本書用大量的事實和生動的細節,通過命運各異的政府要員、政治巨頭、國防承包商、軍人、監獄審訊員、情報人員及普通民眾的經歷,披露了美國反恐背後諸多令人震驚的事件,像大規模的監聽、虐囚、騙取反恐資金等。流暢明快的敘述和對細節的精彩刻畫,讓這本書讀起來彷彿一部引人入勝的冒險小說或政治電影。而震憾的是,書中所述看來全都是真實發生的,不論它多麼讓人難以置信。讀完這本書,讓人感嘆“9•11”事件對美國自上至下的深遠影響,也有助於看清美國當局種種行為背後的內在邏輯。

作者以為,貪慾和權力,二者一旦結合起來,往往是非常危險的。在戰爭期間,權力不停地瘋長,而貪慾往往很容易如影隨形。反恐的基礎設施越是發展壯大,它就變得越難以控制。傳統意義上的軍事產業集合體至少有一部分在外人看來是可見的:它包括一些體量巨大的國防系統的承包商們,他們建造飛機,建造輪船,建造火箭;同時也包括高科技的承包商,他們在計算機領域是先驅者,並不斷改進著電子設備。至於投入資金開發巨大的新型武器系統,過去在國會中往往展開一些公開、大膽的論戰,而主要的國防承包商們會有危機感而不得不在報紙、電視上刊登廣告,以博取公眾對他們項目的支持。

然而,“9•11”事件後,新的國家安全產業集合體卻不是這樣運行的,用作者的話講,就是“一個個關於貪慾的現代神話,結合著一個個權力濫用的故事”。這個集合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情報工作機構及其承包商們組成的一張關係網絡,那些公司大多數也都是提供秘密的服務,而非提供大型的武器系統或者裝備。華盛頓當局之所以僱用這些承包商們,為的是讓他們幫忙斷定美國所遭受的恐怖主義威脅的規模以及範圍。這樣一來,如果他們斷定恐怖主義的威脅其實是被高估了的,或者說反恐戰爭已進行到了尾聲階段的話——當然這樣做是絕對不行的——那他們就賺不到錢了。

與國家安全產業集合體的增長几乎同時發生的一件事,就是“外包”和“私有化”成了反恐專家們的口號標語,這些專家一邊在美國的企業工作,一邊還在美國政府內部工作。那些曾經被大家認為本應該純粹由政府進行的工作,都可以由承包商們來做,尤其是在國防和情報工作領域。最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地區的承包商們的數量,甚至超過了當地美國軍人的數量。

一度地,美國有關部門對承包商的倚重已經達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以至於很多的案件負責官員都明白,如果他們想要賺更多的錢,最好的辦法就是辭職——然後下個星期再回來,以一名承包商的身份回到原來的這個崗位上,賺取雙倍的工錢。

作者認為,美國已習慣處於一個永久性的戰爭狀態中了。美國社會中只有極少數人願意鬥爭並且獻身。另一方面,如果你是一位國家安全工作的中堅分子,你可以在政府的高級崗位、承包公司、智庫團體以及電視評論節目中自由地來回遊走,只是一旦美國突然有一天處於和平狀態了,那麼這些工作機會就會在一夜之間全都消失。對於很多數美國政府人物來說,戰爭已不僅是可以忍受的,它早變成有利可圖的了。他們利用的,正是人們的恐懼心理,而所謂的反恐活動,很多都是失措的,浪費大量資源又造成大量恐慌,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