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快訊引發踩踏,收盤前20分鐘"團滅"熱門妖股,最新調查:原來是"兩融繞標"遭嚴管

一则快讯引发踩踏,收盘前20分钟

一则快讯引发踩踏,收盘前20分钟

尾盤怎麼了?21日的收盤走勢,讓市場一片唏噓聲。

整體來看,下午兩點四十分之前,市場整體處於良性運行狀態,但此後的20分鐘,前期熱門妖股因復旦復華炸板而紛紛開板下挫,進而帶動市場各大指數跳水。

收盤,滬指險守3100點,今天由最高上漲1.09%下調至收盤上漲0.35%,深成指由上漲1.35%下調至收盤上漲0.71%。另外,北上資金滬股通在連續多日淨買入之後轉為淨賣出8.33億元,而深股通出現小額淨買入。

今日市場尾盤跳水主要是因復旦復華引起,而該股跳水則由一則媒體報道引發。據券商中國記者採訪瞭解,近期幾家還可以做兩融繞標業務的機構受到嚴管,使得後續增量資金不足,可能是妖股殺跌的主要原因。

20分鐘“團滅”熱門妖股

從3月11日至今日下行2時40分,復旦復華收出氣勢恢宏的九連板。而這一切源於3月8日盤後的一則公告,當日盤後,港股上市公司上海復旦(01385)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旦張江”)發佈公告,擬申請配發及發行不超過1.2億A股,募資6.5億元人民幣,並向上交所申請A股上市。3月11日,復旦復華即以一字板開盤,並一路上揚。

然而,公開資料顯示,復旦復華並未持有復旦張江股份,只是復旦大學和復旦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各持有3.32%的股份。市場對於復旦復華的炒作,實在是有些勉強而為之。

於是,21午兩點半左右,有媒體報道,復旦復華表示肯定沒有參與首批科創板。而在20,復旦復華也已經發布了一則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當前市盈率水平遠超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公司生產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業績基礎薄弱,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下滑。公司對外投資方向主要為物業管理和軟件,對外投資金額不大,產生的收益對公司淨利潤影響很低。

反覆的風險提示引發了踩踏,下午2時40分之後,創投龍頭復旦復華開始跳水,並帶動工業大麻龍頭順灝股份、媒體融合龍頭人民網、一路一帶龍頭達剛路機等其他13只妖股炸板並走弱。

一则快讯引发踩踏,收盘前20分钟

異象背後兩融繞標被嚴管

事實上,最近盤面異象頻頻,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資金相互收割的現象嚴重;

二是漲停板一字斷魂刀時有發生;

三是成規模資金因為擔心流動性問題傾向於中大型股票。

為何會有如此異象?從券商中國記者調查的營業部反饋的情況來看,監管層面並未對個股交易進行窗口指導,但“兩融繞標”已經遭遇嚴格監管,很多券商已經停止相關業務,還在存續相關業務的公司,合規方面的要求也已經相當嚴格。

據某營業部管理人員介紹,所謂兩融繞標,就是指客戶在券商融入的資金可以通過ETF繞出體外,然後再回流到個人賬戶進行操作。具體的程序主要是通過購買融資買入黃金ETF,並不斷進行日內交易來完成。比如100萬本金,開通兩融後,首先融資買入黃金ETF 90萬,然後融資買入10萬港股ETF,賣券還款10萬港股ETF,不停來回交易港股ETF,買賣9個來回後,再賣出90萬黃金ETF,加上原來90萬本金,賬戶有190萬可用。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種模式的槓桿水平原來最高可以做到1:1.9,從上週末開始,槓桿水平被壓縮至1:0.8;此外,上週末之前,資金通過兩融繞標之後,可以作為保證金循環利用,但現在這種做法被嚴格禁止,槓桿率明顯降低。所以,最近從盤面上才可以看到上述那些異象。

牛市未完但有調整壓力

從今日市場的表現來看,成交量略有放大,漲停家數亦較20日有增加。整體來看,市場仍處於一個良性運行的狀態。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二月份M1和非銀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皆企穩反彈,市場的流動性並不存在太大問題。二月份以來的走牛之勢亦不會很快結束,但市場仍面臨著一些震盪調整的壓力。

北京尚水智淘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關靜表示,當下市場面臨季報和年報壓力,技術面有B浪調整的要求,資金面有被擠出到補漲藍籌股的跡象。另外,對科技和題材炒作主線有些審美疲勞,相關題材對短線資金吸引力減弱。目前市場需要準備迎接5月份的MSCI的規模提升以及後面的科創板。

有市場人士亦表示,復旦復華盤中突發消息打壓凸顯監管壓力,後續對妖股的炒作按理應該會有所收斂,但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打壓多頭人氣。而從技術上來看,21日30分鐘級別的上證指數做出了久違的背離之勢,這可能就是一個調整的信號。而整個市場將迎來一個題材淡季,在這段時間可能還是要以業績為王。

百萬用戶都在看

已公佈20天的監管通知突然被關注?明確異常交易的4類監測指標,真相如何?實為年初開始的常態監管

昨夜美聯儲議息兩大超預期!人民幣匯率聞聲大漲,全球貨幣政策轉向,市場為之一振,中國資產將受青睞

董事長1.35億買自家股票,加槓桿不賺反虧2800萬,幾通電話洩露內幕消息,被罰60萬還領10年市場禁入

答案來了!被開出"賣空研報"的中信建投有多"嚴重高估"?年報出爐亮家底,投行已成第一營收來源

國有大行高層變動!建行行長王祖繼到齡退休,交棒重慶市副市長劉桂平,農行新副行長人選公佈在即

關乎錢袋子!科創板"50+2"門檻細節明確,19項風險提示最關鍵!將影響投資輸贏,科創買賣看五大關鍵點

一则快讯引发踩踏,收盘前20分钟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一则快讯引发踩踏,收盘前20分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