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善於吃苦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知否知否,善於吃苦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我家那閨女》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傅園慧和何雯娜。作為運動員,她們兩個的生活沒有那麼多姿多彩,甚至可以說枯燥乏味。運動員的日常就是除了訓練再無其他,交往的朋友除了運動員也找不出其他身份。但是通過她們兩個卻讓我看到了運動員不為人知的一面:運動員的苦和累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他們生活的單調卻超出我的預期。他們比賽所面臨的壓力更是我不能承受的重量。

吃苦是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早晚都要經歷的一件事情。我們左右不了早晚,卻能體會吃苦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感悟和變化。

01 吃苦磨練心智

我小時候吃的苦都跟金錢有關。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家一直都是父母做主。在錢方面,他們左右著我的命運,決定著我能過什麼樣的生活。那時候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快點兒長大,快點兒有錢。

我們姐弟四人讀書的時候,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每次開學後不久,學校就要開始收繳學雜費。繳費持續多久,我的心情就會沮喪多久,因為我肯定不能按時繳費。只有父母把錢給了我,我把錢交給了老師,我心裡的石頭才會落地,否則我會一直喘不過氣來,在學校裡連做人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出錯被人抓住把柄。而我也最害怕老師說“早交晚交都是交,幹嘛拖這麼久”類似的話。

不是我不交,是因為父母某個時刻的確拿不出那麼多錢。我家交學費都是輪流交,父母手裡有了點兒錢,先給弟弟和大姐繳費,等過段時間再有錢了,才輪到我和二姐。

這樣的經歷從小學一直持續到初中,造就了我自卑、敏感的性格。這卻也讓我更加堅忍,我的承受能力特別強。

傅園慧在節目中提到所有背地裡的苦,她都吃過。比如還在省隊的時候,當時組裡五個女孩,其他四個坐在一起吃飯,她一個人吃飯。16年奧運會之前去澳大利亞特訓,高強度的訓練差點把她逼“死”,她從來沒有經歷過那樣的訓練。她是很少哭的人,但那次她真的受不了了。因為跟外教的一次爭執,她出走了。

這次出走也是她心理上的一次轉折,她之前的猶豫不決經過這次反而堅定下來。最終在里約奧運會上用洪荒之力奪得女子50米仰泳銅牌。

每一次吃苦都是心理和身體的成長,這種成長會讓你今後走的更遠。

02 吃苦鑄造毅力

身在苦中,你不知道這種苦會持續多久。吃苦日子裡的信念支撐會鑄造你的毅力,最終你會在堅持方面異於常人。這一點兒我深有體會。

進入大學後,我的信念就是獲得獎學金,為此我可以付出很多努力。只要能拿到獎學金,不管多苦我都要堅持。專科三年,我永遠是宿舍裡起床最早的一個。付出得到的回報就是我永遠是班裡的第一名,我也永遠是獲得特等獎學金的那一個。

知否知否,善於吃苦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何雯娜在一次比賽賽前熱身中受傷,醫生簡單處理後,她咬牙完成所有的動作,收穫金牌。到了第二天,腳已經腫得特別厲害,甚至不能動,但是當天她還有比賽。醫生給她打了麻藥,讓她的一條腿沒有任何知覺,她靠單腳完成了比賽。

這種毅力能支撐你取得成功。

03 吃苦的人更懂得珍惜

因為吃過太多沒錢的苦,工作後我努力賺錢,努力攢錢,我看重錢但也不會為錢所累。

知否知否,善於吃苦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傅園慧說,“游泳對我來說是一種情懷了已經,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我堅信我就是為水而生的,而且我總是相信,人生中大部分都是逆境,所以在每一個細小的,你可以感受到快樂和幸福,就一定要盡情的去感受它,然後珍惜它,所以一點一點的快樂,都要好好珍惜,你才不會覺得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