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颱風來了,豬真的會飛嗎?

當公司內一些人以為寧德時代已經是大公司,掌門人曾毓群卻認為公司目前的處境情況非常危險,二年前他曾在內部的群發郵件發問:“當颱風來時,豬都會飛”。但是,豬是在飛嗎?颱風走了後豬的下場如何?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寧德時代年度業績預告(截圖)

LEXUS雷克薩斯中國市場推广部部長陳忱曾如此表示:“作為觀測中國財富格局變遷的風向標,每年的‘胡潤百富榜’所折射的,不僅是財富數字,更是財富精英們的故事、夢想和情感。”

上月26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其中,從細分領域來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鏈一共有17家企業計入,有20位企業家入圍富豪榜,而上市公司寧德時代一家就有三位登上富豪榜,分別是曾毓群、黃世霖、李平。

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以445億財富首次登上全球富豪榜,並一腳臨門就成為“新能源大王”。曾毓群生於1968年,而與他一起登上富豪榜的寧德時代副董事長、董事李平,和他同年;另一個登榜的寧德時代副董事長黃世霖,則比曾毓群、李平大一歲,出生於1967年,三個人可以說年齡相仿,也是第一次登上胡潤全球富豪榜的富豪。三個人都是富豪榜上的“新面孔”,一家上市公司能讓三名企業高管同時入列富豪榜,本身就是一個相當傳奇的故事!

今年1月14日,寧德時代發佈2018年年度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35.3億~37.4億,比上年同期(38.7億元)下降8.94%~3.30%,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轉讓了北京“普萊德”的股權取得的處置收益影響。而扣除轉讓普萊德的處置收益及其他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對業績的影響後,2018年度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是呈現增長的。

寧德時代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電池供應商,2018年6月上市後,市值曾一度突破2000億元。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

今年1月初,寧德時代舉行了第二屆董事會換屆,選舉曾毓群為寧德時代董事長、李平、黃世霖、潘健為副董事長;並同時聘任周佳為公司總經理,黃世霖等4人為副總經理。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A股的強勁上漲,王亞偉、裘國根等私募大佬緊急籌資跑步進場,並積極調研5G、新能源汽車等熱門高科技公司。寧德時代創辦於2011年,僅8年時間,就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公司,一躍成為“國內率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製造商”,很多人可能不太瞭解,寧德時代憑啥異軍突起呢?

國內率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製造商”這一句,是寧德時代官網上的企業“市場地位”,如何去理解,不妨舉個例子。近日,《科技日報》報道,“這個世界級難題困擾電池界10年,中企攻克

”;報道中稱,鋰離子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已成為其產業化瓶頸,為此,美、日、韓等國都制定了相關產業政策,其目標均指向“2020年能源密度達300 Wh/kg”。

日前,在國家重點專項支持下,寧德時代研發團隊攻克高鎳三元材料及硅碳負極材料等關鍵技術,率先開發出比能量達304 Wh/kg的電池樣品,在這一國際競賽中折桂。鋰離子動力電池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分;過去,該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世界少數幾個國家手中。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奔馳首款純電動車型——奔馳EQC

當全球很多著名車企紛紛向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軍,奔馳作為汽車發展的前驅,當然也不會消失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於是,奔馳推出了自己首款純電動車型——奔馳EQC。而國內版奔馳EQC,其使用的動力電池就是來自於寧德時代。

與老牌巨頭松下、三星、LG相比,創辦於2011年的寧德時代只能算是“初出茅廬”,2014年以前,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引領者是日本的松下、韓國的三星,其中,日本獨佔鰲頭;但僅用7年時間,寧德時代就反超松下、三星,問鼎全球,連全球著名汽車製造商奔馳、寶馬等都競相“抱大腿”。目前,寧德時代在德國、法國、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均設立“時代能源新科技”公司,立足中國、佈局全球。

沒有頂尖人才,就無法攻佔科技高地。目前,寧德時代共有來自全球各地著名高校及著名實驗室的3400多名專職研發人員,其中包括3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去年11月,圍繞“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建言資政的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上,王傳福、曾毓群等建議明確燃油車禁售時間表,促新能源車發展。3月21日《人民政協報》上,又刊登了曾毓群“推動新能源和汽車行業融合”的相關建議。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省首開先河,公佈了

禁售燃油車時間表,這也意味著2030年以後,燃油汽車會在海南銷聲匿跡。假如其他省份跟進,新能源汽車的春風真的吹來了,而這對寧德時代等從事新能源動力電池製造商來說,無疑是一個特大利好。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寧德時代(CATL)在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


在競爭更為激烈的“後補貼時代”,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強強聯合無疑是一個最有效的戰略策略。比如,初涉新能源領域“門外漢”的恆大許家印,也是充分地運用了這一策略。

今年1月29日,港股“恆大健康”公告稱,旗下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與世界頂級超級跑車公司柯尼塞格簽訂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組建成立一家致力於研發和生產製造世界最頂級新能源汽車的合資公司,其中恆大NEVS持股65%,柯尼塞格持股35%。柯尼塞格屬於全球頂級的超跑品牌,業內分析,柯尼塞格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積累及享譽全球的知名度,是獲得恆大青睞的主要原因。

恆大新能源造車公司於年初成立,即便此前出現與賈躍亭FF之間的鬧劇,似乎並未影響許家印的“造車夢”、“新能源夢”。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寧德時代“三角戀”


今年2月25日,寧德時代一則“關於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吸引了業界的目光,也被稱為寧德時代開始了一次“三角戀”。

公告稱,寧德時代已經與北汽新能源、北京普萊德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了未來5年三方的業務合作(注:2019年-2023年)。“北汽新能源”的控股股東是“北汽藍谷新能源”,目前寧德時代持有該控股公司0.6%股份;而“普萊德”的控股股東是“東方精工”,寧德時代對其持股6.2%股份,但公告稱,寧德時代與上述二家合作公司北汽新能源、北京普萊德均不構成關聯關係。

從寧德時代董事會發布的公告上看,寧德時代“三角戀”,事實上就是一個“強強聯合”範例,通過參股方式,使得彼此利益關係更為緊密,而通過三方的戰略合作,各方均從中獲益:寧德時代通過普萊德,綁定了北汽新能源這個動力電池的大客戶;而北汽新能源一方,也通過普萊德獲得寧德時代穩定的電池供應和研發支持。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

正如寧德時代公告提及,“公司與北汽新能源、普萊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是三方在對已建立的多年戰略合作關係高度認可的基礎上,對未來5年三方戰略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有利於提升公司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為公司中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符合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有關合作的商務條款中,對付款相關的事項也進行披露;眾所周知,新能源車企對補貼的依賴程度很高,然補貼金額的發放並非即時,常常需等待一年時間,而轉移到供應商身上的賬期可能還會長一些。“三角戀”協議的簽訂,對於激活資金流動性的方面,是很重要的。

總的來看,寧德時代與北汽新能源、普萊德的“三角戀”,事實上就是為了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揮出合作各方的協同競爭優勢。通過合作,各方可獲得彼此最具有競爭力、最優惠的採購價格之外,實現產業鏈整合後的成本優勢;此外,對於促進各方技術進步,提高各方的核心競爭力,都具有長遠意義。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颱風來了,豬真的會飛嗎?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

颱風來了,豬真的會飛嗎?

答案是:會!當然了,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可能更關心的是另一個問題:“飛豬”何時落地,會以何種方式落地?

今年,寧德人曾毓群,成為闖入福建富豪榜最強一匹黑馬!他在福建富豪榜上僅次於“福建首富”、達利食品掌門人許世輝,在2018年胡潤百富榜上,許世輝的身價是575億,排名第二的是曾毓群,身價445億。

若是加上寧德時代的黃世霖(205億元)、李平(90億元),曾毓群、黃世霖、李平三人資產合計將達740億,大大超過了排名第一的許世輝家族。換句話說,寧德時代可算是福建一家最富豪的企業。

毫無疑問,上市是最強力的造富機器。可當你驚歎寧德時代的閃電上市速度,當你驚歎關於福建新首富的故事差一點在其創始人曾毓群身上醞釀之時,更使人驚詫的是,這位“新能源大王”、中國新能源電池界巨獸寧德時代的締造者,竟打敗一大批國際巨頭如LG、松下、三星等,曾毓群與他的團隊憑啥呢?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寧德蕉城區飛鸞鎮嵐口村的天主教堂,始建於1647年


說曾毓群是風口上的“飛豬”,也許這個詞彙不太妥;但用“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來形容,則是最合適不過的詞彙。

創辦之初,寧德時代只是電池行業中默默無聞的小卒,可在2017年,曾毓群的寧德時代動力鋰電池的出貨量,就高達11.84GWh,位居全球第一。而把穩居“電池大王”多年寶座的比亞迪老闆王傳福拉下馬,晉升為“新能源大王”,曾毓群同他的創始團隊前前後後僅花了六年時間。

曾毓群,生於1968年,祖籍是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飛鸞鎮嵐口村,他的父母皆是務農,當然也談不上有什麼顯赫的家庭背景。

說起他的家鄉寧德飛鸞的嵐口村,在周邊頗有名氣、遠近皆知,就是始建於1647年的嵐口村天主教堂。嵐口,倚山面海,村後是海拔1048米的鳳凰山,村內外有聖水洞、通天洞、炊雲寺等景點、還有陳家洋山頂水庫,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不過,過去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這裡的人並不富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與寧德時代合作,嵐口村通過農業旅遊觀光項目推動了新農村建設,成了周邊登山旅遊的勝地。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嵐口天主堂的邊門


嵐口村最中間的建築,就是嵐口天主堂,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村東北的山裡,還有一個聞名遐邇的“主教洞”,據傳,聖桑實.伯多祿主教曾在此避難。

嵐口村天主教堂有一段具傳奇色彩的故事,1723年(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上臺後,清政府加大了禁教力度,嚴厲禁止天主教活動,併到處懸賞傳教士的人頭。不過,在寧德福安一帶的天主教,卻屢禁不止,仍然在地下秘密傳播,其中有許多傳教士躲到了寧德嵐口村。

在村東北方向的山間,有一處“主教洞”,就是傳說聖桑實.伯多祿主教避難的地方;不過,當年當地人並不是叫“天主教”,而是“白主教”。

嵐口的村民,多是姓曾,其先祖於清初從毗鄰的羅源縣遷入。“山溝溝裡飛出金鳳凰”,嵐口村出了二位知名的博士:一位是臺灣大學、鋪仁大學教授曾仰如,他寫過《柏拉圖的哲學》、《亞里士多德》、《宗教哲學》等著作。另一位博士,就是比曾教授小了36歲的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

曾毓群畢業於寧德一中,於1985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1997年,他又攻讀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的工程碩士學位;在2002年~2006年間,曾毓群又在職就讀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獲得博士學位,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學霸級的企業家。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曾毓群在其辦公室


前不久,在接受BBC專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被問及孟晚舟有沒有希望成為華為CEO時,他表示,她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因為她沒有技術背景。我們的接班人一定要有技術洞察能力,一定要有對未來技術和對客戶需求的判斷能力。

任正非把是否有技術背景作為自己選擇企業領袖的標準之一,有一定道理。去年6月,另一位科技業大佬、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佈正式退休,日後受訪中,張忠謀強調,臺積電的技術已經領先所有公司。為什麼呢?為之奮鬥30年的掌舵人張忠謀,其本身就是一位半導體宿將。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的理解:作為“技術型”企業家的曾毓群,本身就是寧德時代的一大競爭優勢。因為其對技術的運用、轉化的掌握,以及對未來技術趨勢的洞察力是一般人所無法比擬的。

1989年,上海交大畢業後,曾毓群被分配到福建一家國企工作。讓嵐口村民很不理解的是,上班還不到三個月,他就辭職跳槽南下廣東,加入東莞新科電子廠。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寧德時代董事、副董事長黃世霖


新科電子(SAE),是日本著名電子工業品牌TDK旗下子公司,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獨立硬盤磁頭供應商。當曾毓群到新科電子任工程師二年後,他的寧德一中同班同學黃世霖,也辭掉了公務員職務,赴東莞與他相聚。日後,黃世霖成了他的事業搭伴,在寧德時代任副董事長、總裁等職,今年與曾毓群一起榮登富豪榜。

黃世霖,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日後他成了寧德時代的研發總監;順帶一提,他於2010年至2014年間,曾任普萊德董事,而“普萊德”就是寧德時代“三角戀”的一角。

當時,曾毓群是東莞新科廠裡最年輕的工程總監,時年31歲,另外,他也是這家工廠第一位來自大陸內地的工程總監。1999年,在這家跨國工廠幹了十年的曾毓群,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創辦了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ATL),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CEO。他的老同學黃世霖,日後也跟著過來,出任ATL研發總監。

一個人要做成大事,須善待你身邊的人,比如你的同學、同事,說不定那一天他們會是你未來獲得成功不可多得的人脈資源。要善於“積攢”人脈,一個人的人脈和資源,是可能轉換成強大的生產力。寧德時代曾毓群、黃世霖二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東莞ATL新能源廠區


在過去,想晉升為日資企業的掌門人、高管,是一道極不容易的高坎。梁少康,當年SAE的總裁,是當年曾毓群的頂頭上司。當年,由於他賞識曾毓群,也是他勸說曾毓群出來自主創業,一起創辦“新能源科技”( ATL)。

“老東家”SAE,是一家港資企業,全稱叫“香港新科實業”,從港大畢業並取得工業工程碩士學位的梁少康,受聘於這家公司。後來,SAE被TDK集團收購,梁少康也跟著轉入,1999年榮升為SAE總裁。

在梁少康的帶領下,SAE穩佔全球最大的硬盤讀寫磁頭獨立供貨商的地位,併成為TDK集團的旗艦子公司。此後,梁少康出任DK集團大中國地區的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他也是TDK自1935年創立以來,唯一的一位非日本籍的常務執行理事。

有一天,梁少康找上曾毓群,請他幫助考察他看好的一個電池項目。在TDK,梁少康一貫以善用合併收購策略成名,美國硅晶圓片製造商Headway 公司和專門提供光通訊配件及其裝配服務的香港Acasia公司,就是他帶領SAE成功收購的。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東電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少康

當時,梁少康本想拉曾毓群和自己一起做電池,但曾卻沒有答應他;因為,彼時已有一家獵頭公司看上了曾毓群,欲聘請他到一家深圳公司當老總。

作為老上司,梁少康特別賞識曾毓群的才華,他又找來他的另一個老上司陳棠華,經多方勸說,曾毓群最終決定合夥創辦新能源科技(ATL)。

ATL註冊在香港,首家工廠設在東莞。1999年10月創辦時,合夥股東多達16位,最初的廠房,就是由陳棠華在白馬管理區老國道旁邊租的幾棟樓,主要創辦人是梁少康、陳棠華、曾毓群三人。

順便介紹一下,ATL創始人之一的陳棠華,是一位美籍華人,早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學系,與臺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二人既是大學同學,也是很好的朋友。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ATL第一任總裁陳棠華(前排左2)

陳棠發祖籍江西南康,他的祖父陳贊賢,是全國早期工人運動先驅、中共贛州組織創建人。ATL新能源於1999年成立,陳棠發是ATL第一任總裁。早年,陳棠發曾在IBM工作多年,他原本的專長是開發磁盤片用的磁性材料。而與梁少康、曾毓群三人合夥創辦ATL時,陳棠發已是55歲的人了。

當時,陳棠發看準消費性產品大爆發,認為鋰電池產業會是難得一見的大機會,於是,他募集250萬美元創業。

在新能源領域裡創業,技術是第一道門坎。始創時,ATL曾砸下重金,向美國實驗室買下鋰電池的專利授權,並按照專利試做;不過,他們竟然發現,做出來的電池會膨脹、變形,這專利根本沒有用,花的錢也就打了水漂!當時參與研發的曾毓群和陳棠發等創始團隊,一直想找出其中的原因。

曾毓群后來說,他們當時猜想,問題出在電解液的成分上,因為鋰電池的溫度上限是85°C,但實驗室的配方中,有些成分沸點已接近93°C,這可能是導致電池變形的關鍵。

後來,曾毓群等人日夜不休地研發出七八種不同配方,反覆測試2個星期後,竟驚喜發現,他們已找到了解決膨脹問題的配方。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曾毓群與寧德時代

東莞新能源科技(ATL),對於第一次參與創業的曾毓群來說,既成功,也不算成功。

2005年,這一家當時全球僅次於Sony的第二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商,因風投套現,被TDK集團全資收購。始創人之一陳棠發,日後在曾毓群的家鄉寧德蕉城蘭田,投資了一個全國最大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項目。

陳棠發的祖籍地是江西南康,爭取項目落地在寧德,也與曾毓群的努力有關。曾毓群曾說:“是家鄉領導的誠意、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軟環境的創設,最終打動了公司的高層。

ATL的寧德項目,雖與曾毓群個人沒有多大關係,但與後來曾毓群的寧德時代創業及快速成長,存在很大的關聯關係。有了它,寧德發展新能源電池產業就有了好的產業配套、產業集群及供應鏈。


“電池大王”寧德時代的“三角戀”


寧德時代證券上市協議簽訂儀式

從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過往的人生歷程,我們可以發現,除了他勇於創業創新之外,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元素,就是資源運用。

曾毓群是一個科技型企業家,本身就是行業的“稀缺”資源、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因如此,才會屢受上司和創業合作伙伴的賞識和鼎力支持。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找到了讓自己事業成功的方向後,最主要的成功元素,就是源於資源的整合能力。萬科創始人王石曾表示,成功企業家的最大特質:應該是一種均衡的,是資源的整合者,均衡的資源者,就是把各種要素集合在一塊創造產品、創造財富。

一個家族企業在時代與市場的大環境下,猶如大海里的一隻航船;在改變不了水流和風向的情況下,有一個好的企業舵手,可使八面風、順潮應勢、順潮而謀,這就是寧德時代的曾毓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