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實”字定基調!2019全國兩會上的廉政看點

一個“實”字定基調!2019全國兩會上的廉政看點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等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閆昭 攝

一個“實”字定基調!2019全國兩會上的廉政看點

全國政協委員劉月寧、馮鞏在“委員通道”接受採訪。閆昭 攝

一個“實”字定基調!2019全國兩會上的廉政看點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婦聯)界別召開聯組會議,全國政協委員車軻鐵用手機記錄發言。閆昭 攝

3月3日至3月15日,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在北京勝利召開。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相聚首都北京,共同為國家的未來發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建言獻策、貢獻智慧。

從總書記下團時的囑託,到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從重要通知出臺,到代表委員履職……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兩會,廉政看點多多,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處處弘揚求真務實之風,反對一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可謂一個“實”字定基調。

看點1.總書記下團,強調脫貧攻堅要確保“三個實”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下團參加審議。3月7日下午,總書記來到甘肅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所發表的重要講話凸顯一個“實”字,令人印象深刻。

甘肅是中國扶貧開發的策源地。在甘肅代表團,多位代表談到了脫貧攻堅。習近平總書記發表講話,主題也是圍繞脫貧攻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在脫貧標準上,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準、影響成色。

針對群眾反映的“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遊走式”脫貧等突出問題,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後時刻越要響鼓重錘。不要搞“大躍進”“浮誇風”,不要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

貧困縣“摘帽”之後怎麼辦?總書記說,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做到“四個不摘”: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一句話,要始終把責任扛在肩上。

總書記還強調,要確保“三個實”,即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鬆、整治問題不手軟、落實責任不鬆勁等重要指示要求,突出實際,強調實效,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

看點2.整治“四風”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問題指向更明方法對策更實

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整治“四風”,特別是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今年,整治“四風”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與去年報告不同的是,今年的報告不但繼續提出要“持之以恆糾治‘四風’”,而且專門強調,“衡量政績最終是看結果。各級政府要堅決反對和整治一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幹部從文山會海、迎評迎檢、材料報表中解脫出來,把精力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甚至立下“軍令狀”——“今年國務院及其部門要帶頭大幅精簡會議、堅決把文件壓減三分之一以上”。

從2018年強調“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到今年不但“堅決反對和整治一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而且明確指出問題“重災區”,並提出解決方案,報告越來越實的變化可見一斑!

在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一些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總理報告在表述上的變化反映了黨中央反“四風”的鮮明態度,更加彰顯了黨中央糾治一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堅強決心。不少代表、委員認為,報告沒有空話套話,合民心順民意,非常接地氣。同時作風建設直擊短板,體現了大國政府的胸懷和氣魄。

看點3.中辦發通知,為基層減負的各項舉措很具體很實用

3月11日,一條重磅新聞在朋友圈刷屏: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

據中央辦公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一份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強調2019年要解決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心繫基層、關愛幹部的深厚情懷,表明了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恆狠抓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樹立了為基層鬆綁減負、激勵廣大幹部擔當作為的實幹導向。

記者發現,《通知》通篇體現了一個“實”字。一是揭示問題實:著力解決黨性不純、政績觀錯位的問題,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的問題,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的問題和幹部不敢擔當作為的問題。二是方案對策實,如,將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全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要內容;認真汲取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的深刻教訓。如,從中央層面做起,層層大幅度精簡文件和會議,確保發給縣級以下的文件、召開的會議減少30%-50%,中央印發的政策性文件原則上不超過10頁。又如,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原則上每年搞1次綜合性督查檢查考核,對縣鄉村和廠礦企業學校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減少50%以上的目標要確保執行到位;修訂《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有效解決問責不力和問責泛化簡單化問題,等等。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瑋帶來的一份建議受到媒體關注。在這份題為《對基層反響強烈的形式主義之風進行專項整治的建議》裡,陳瑋代表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一些基層幹部成了手機控:起床之前先刷屏,睡覺之前先點贊,幹活之前擺pose,照片一拍就ok。每樣工作都搞公眾號、微信群,點擊率、活躍度樣樣要排名,還要實時截屏上傳,一名鄉鎮幹部至少有幾十個工作群。

陳瑋代表所反映的問題,正是備受基層幹部反感的形式主義、痕跡主義工作作風。因此,當一項項為基層減負的務實之舉在全國兩會期間出臺後,立即引發了會內會外各界幹部群眾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記者梳理發現,很多幹部群眾對出臺《通知》的第一反應是及時、務實,擊中了基層工作的要點和痛點。而對相關措施的評價普遍是針對性強,很具體、很管用。對於2019這個“基層減負年”,大家充滿期待。

看點4.兩會會風樹榜樣代表委員履職更加求真務實

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參加全國兩會會議報道,記者有一個明顯感受,就是兩會會風一年比一年清新務實,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會議中的各項報告裡,更體現在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履職中。

以全國政協會議為例。繼2018年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一次會議修訂政協章程、將反“四風”的規定完整寫入後,2019年,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二次會議更加強調求真務實。讓委員們印象深刻的是,本屆政協建立健全了委員考核制度和常委述職報告制度,充分激發了委員履職盡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委員們的責任心、使命感有了長足進步。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大會作報告時指出,要加強委員學習培訓和服務管理,增強委員責任意識和雙向發力主動性。改進提案、大會發言、視察考察、社情民意信息等經常性工作。建立委員申報調研選題制度、調查研究工作專項評估總結機制。這些舉措,在委員們中間引發共鳴。

記者採訪發現,委員們以求真務實、提質增效為導向,會前,深入一線充分調研,廣泛蒐集新情況新問題,確保提案質量;藉助委員移動履職平臺App,隨時隨地發現新熱點新現象,確保提案時效。會中,委員們談成績少談問題多,知無不言、直言不諱;小組會上意猶未盡,休息時仍然討論得熱火朝天;有些小組會、聯組會甚至一開兩三個小時不休息,即便這樣,會場秩序仍然井井有條……

“不調研不提案,不調研不建言”,這是本屆政協委員們達成的共識。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連玉明建議,每件提案必須附加一份符合標準的調研報告,作為立案的必備條件;加大委員提案和提案辦理結果的網上公開力度;建立由委員、媒體、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提案和提案辦理公開評議機制,少評比,多評議。全國政協委員馬旭林建議,通過專題調研組調研、三級政協聯合調研、委託調研等形式,在調研的深度上下功夫。可採取蹲點調研的方式,保證一定的調研時間,解剖麻雀,與最基層群眾面對面,將一個問題研究深、研究透……這些建議提出後,得到了委員們的廣泛認同。

據記者瞭解,本次會議不提倡追求提案數量,不鼓勵委員爭當“提案王”,而是在提案質量上下功夫,在言之有物上做文章。為避免提案“注水”,會議專門提出要求:委員們向會議提交的提案字數不得超過1500字,一旦超出系統便默認無效,無法成功提交,從而在文風上徹底與繁瑣、冗長告別。

政協會如此,人代會更是如此。據記者瞭解,本次人代會從簡化會場佈置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嚴肅會風。不少代表團紛紛出臺規定,將求真務實作風落到實處。例如,安徽代表團要求代表發言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陝西代表團嚴格控制每期簡報字數,切實改進文風會風,等等。

良好會風折射出新時代的新氣象。無論是人代會還是政協會,無論是審議會還是討論會,無論是部長通道還是代表委員通道,兩會上,記者聽到最多的是務實的發言、真切的交流和熱烈的討論,是權威的應答、基層的心聲、和莊重的承諾。

願全國兩會樹立的清新風氣,如同浩蕩春風,吹遍南北西東。(檢察日報 楊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