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客家圍屋中罕見的八卦型圍屋 始建明代弘治年間距今518年


慄園圍,位於客家圍屋之鄉—龍南縣。慄園圍據說是“中華客家第一大圍屋”,也是圍屋之鄉唯一沒有商業化的圍屋。站在高處看圍屋,沒能看到圍屋的全貌。圍屋在大山的懷抱顯得含蓄而低調。的確,相對其它已商業化的圍屋,慄園圍有些冷清。冷清得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一個小鄉村。

雖然外表低調含蓄,孰不知慄園圍卻距今已有500多年,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沒有商業化的慄園圍其實更適合去走走。走進圍屋,在村裡面走走,隔著圍屋的圍牆,似乎與外面的世界隔絕了,心身瞬間徹底放鬆下來,放慢腳步走在鄉村的小路上。

圍屋裡的人們在裡面過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春天裡,人們把吃不完的青菜放在村裡的水井邊進行晾曬,準備做成乾菜吃。

圍屋裡有三口老井,三口老井成“品”字形在村子裡分佈,意為“一品當朝”,的確在幾百年圍屋出了很多有才華讀書人也是功成名就。如今由於附近環境的變化,老井的水也漸乾枯,人們也不再飲用這些井裡的水,水井邊也長了些雜草。

圍屋內有座核心建築——紀縉祖祠,它是座氣勢壯觀的大祠堂。以"紀縉祖祠"為中心,在左右兩側不遠處,建有三座廳廈,即梨樹下、櫳梃、新灶下廳廈,均為青磚砌築而成,有的一門兩進,有的一門三進,來歷不同,風格各異,獨具特色。

該祠全部用青磚砌築而成,佔地587平方米。祠堂分上、中、下三棟,屬三大門三進府第式建築,房頂瓦面兩側建有鑊耳封火牆,整個祠堂飛簷翹壁,雕樑畫棟,氣勢磅礴,寬闊豁朗,顯示了李氏家庭曾經顯赫的地位。

圍屋頗具特色,圍內房屋的排列走向均按照天干地支、陰陽八卦的佈局建造而成,故有"八卦圍"之美稱。

建築規模宏大,風格迥異,生活設施佈局科學,四周圍牆是用片石砌築而成,牆厚2尺,牆高6米,圍周長3華里。按八卦演化,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建有圍門。圍門以西門建得高大寬敞,設有門衛,凡舉辦紅白喜事,一般均從此門出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