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是對別人的打擊,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摧殘

報復是對別人的打擊,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摧殘

大多數人都認為,只要我們不原諒對方,就可以讓對方得到一些教訓,也就是說:只要我不原諒你,你就沒有好日子過。而實際上,不原諒別人,表面上只是令別人尷尬,其實真正倒黴的人卻是我們自己,一肚子窩囊氣不說,甚至連覺都睡不好,沒多久就積出病來。這樣看來,報復不僅讓我們對別人的打擊不能實現,反倒對自己的內心是一種摧殘。

報復是對別人的打擊,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摧殘

有一位好萊塢的演員,失戀後,怨恨和報復心使她的面孔變得僵硬而多皺。她去尋找一位最有名的化妝師為她美容。這位化妝師深知她的心理狀態,中肯的告訴她:“你如果不消除心中的怨恨,我敢說全世界任何美容師也無法美化你的容貌”。

報復是對別人的打擊,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摧殘

當你被痛苦折磨得筋疲力盡時,不妨學著寬恕,忘記怨恨,沉侵在痛苦的回憶中是徒勞的。與其咒罵黑暗,不如在黑暗中點起一隻蠟燭。忘記怨恨能讓你告別過去的灰暗情緒,重新變得積極樂觀起來。

生活中,我們難免與別人產生誤會、摩擦。有的傷了自己的面子,有的讓自己下不了臺,有的當眾給自己難看,有的對自己有成見,等等。如果不注意,在我們萌生恨意之時,仇恨袋便會悄悄成長,你的心靈就會揹負上報復的重負而無法獲得自由。

有的人給寬容作了一個師妹美麗的比喻,他說:“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把香味留在了那腳跟上,這就是寬容”。

報復是對別人的打擊,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摧殘

1941年冬天,蘇軍已經把德軍趕出了國門,成百萬的德兵被俘虜。一天,一對德國戰俘從莫斯科大街上穿過,所有的馬路都擠滿了人,他們每一個人,都和德國人有著一筆血債。

人們懷著滿腔仇恨,當俘虜出現時,他們把手攥成了拳頭,士兵和警察們竭盡全力阻擋著他們,生怕他們控制不住自己。

這時,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位上了年紀的猶太夫人,從懷裡掏出了一個用印花布包裹的東西。裡面是一塊黑麵包,她把它塞到一個疲憊不堪的,幾乎站不住的俘虜的衣袋裡”,她轉身對著那些充滿仇恨的同胞們說:“當這些人手持武器出現在戰場上時,他們是敵人。可當他們解除了武裝出現在街道上時,他們跟所有別的人,跟我們和自己是一樣的人”。

於是,氣氛改變了,他們從四面八方一齊湧向俘虜,把麵包、香菸等各種東西塞給這些戰俘。

報復是對別人的打擊,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摧殘

仇恨是帶有毀滅性的情感,只會激化矛盾,釀成大禍寬容的心卻能輕易將恨意化解,讓緊張的氣氛化成溫情脈脈。能將寬容之心給予地方,已經可以稱得上聖潔了,即便只是一個貧苦的老婦人,也完全擔得起“偉大”二字。

有智慧的人,不會將“愁人”恨之入骨。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考慮事情自然有所差異,不管想法和你是否接近,每個角度的“出發點”自由它存在的理由。我們應該學會寬容:把自己當成別人,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受對方的情感,把別人當做自己,感同身受用親身去體驗別人的情感,把別人當成別人,我們無法強求別人的改變,只能去理解別人,把自己當成自己,我們一切理解和包容並非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設身處地的包容別人,其實也是在包容我們自己。

報復是對別人的打擊,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摧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