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很重要,但你知道最好的溝通方式是什麼嗎?

溝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有一種犀利的觀點,說“管理的本質就是溝通”。不管是與同事、上級、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良好的溝通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也難怪為何《人性的弱點》一書能縱橫古今,好的溝通就是把人性中“都愛被人讚揚”的一面表露出來的最好方式。

在任何一個團隊中,溝通也是團隊成員能否精誠合作、獲得績效的關鍵。傑克·韋爾奇在進入通用後,引入了非正式溝通的管理理念,並有一句名言:“管理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他認為,管理出了問題,多半是溝通出了問題;管理工具本質上是溝通工具。

溝通很重要,但你知道最好的溝通方式是什麼嗎?

管理就是溝通

今天我們探討的是:什麼樣的溝通方式最好?

中國人天然含蓄的性格,造就了最賺錢業務的出現:短信。雖然後來QQ、微信的出現讓信息傳遞的收益大打折扣(運營商最終只收了一些流量管道費),但也只是改變了載體,並沒改變大家喜歡用“不見面”方式進行溝通的習慣。

然而,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仍然是最傳統、老套的“面對面”溝通。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Greg Stephens和 Uri Hasson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同時監測講述者和收聽者的大腦活動。他們發現,說和聽使用的是大腦中相同的神經子系統,在同一時間,講述者和收聽者的大腦活動區域有很多重疊的部分,二者的大腦活動出現了同步現象。

這個發現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呢?簡言之,就是由於大腦神經出現了“同頻共振”,通過面對面交流的人會由於共享信息而變得親近,溝通的效果也能達到最好。心理學上,這樣的理論,叫做“互動語言同步”(interactive linguistic alignment)。

溝通很重要,但你知道最好的溝通方式是什麼嗎?

面對面溝通的“同頻共振”

就像“開卷有益”一樣,“溝通有益”並非一句空話,而溝通中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對面的交流。除了上述生理和心理學上的原因外,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發現,和同事/朋友交流時,總能瞭解到一些我不曾瞭解的信息(信息對稱的好處);總能發現一些我不曾想到的角度(換位思考的好處);總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益(思維碰撞的收穫)。

在解決一些疑難問題時,和人當面討論、溝通,你直視對方的眼神、通過肢體語言散發出的激情與信心、對問題的鑽研與深入理解等,都可能成為直擊對方心靈、打動對方的關鍵,甚至消除別人的陳見或誤解。別指望著,只用一封mail,或微信上一大段洋洋灑灑的闡述,或短信里語焉不詳的表達,能成為說服對方的關鍵。

當然,就算是當面溝通了,也有很多技巧,溝通本身只是一種達到目標的形式而已(如下圖)。如何達成溝通的效果呢?先做個傾聽者;多用“您”、“我們”而不是一味強調“我”;從雙方達成共識的事或有共同興趣的點說起;簡潔但生動的表達,可以結合肢體語言;多用先認同再表達不同的語氣,比如“您剛才說的很有道理,的確是這個問題的現狀;我這裡還有一些看法,不妨請您幫我斟酌一下”......等等,都是有效的當面溝通方式。這樣的經典著作很多,比如前面講到的《人性的弱點》,還有《溝通的藝術》、《談話的力量》,等等。

溝通很重要,但你知道最好的溝通方式是什麼嗎?

溝通的效果

希望看過本文,你會成為一個高效的溝通者。放下矜持與膽怯,多和朋友、同事面對面地交流吧!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如覺得不錯,歡迎點贊、轉發,鼓勵我給您帶來更多“乾貨”。歡迎關注“COOK的神機妙算”,科技之魅,心動之妙,每日與你分享^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