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OPPO 2019年研發投入將達到40個億?

據央視新聞報道稱,OPPO全球副總裁、中國大陸事業部總裁沈義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明年OPPO的研發投入,目前大概預算是40個億,如果有好的項目研發費用是不設上限的。

這一事件引起了網友的大討論,而主要的討論點在於同為全球前五的手機廠商,OPPO、華為和小米之間的對比。

OPPO的這40億多嗎?和華為比起來不多,和小米的今年可能投入60億比起來也不夠多。

但我們需要明白,研發總投入和產品並不直接掛鉤,且與我們大眾所理解的甚至相背離。

舉個例子,小米8應該是今年的真香機,而R17則是“智商稅”。

但實際上,OPPO花在R17身上的研發投入未必比小米8少。

如何評價OPPO 2019年研發投入將達到40個億?

我們所關注的驍龍845,imx363,UFS、康寧大猩猩玻璃這些東西,無論小米還是OPPO,都是自供應鏈採購的,他們的成本屬於物料成本,而非採購成本。

餘承東說,華為在手機上的研發投入可能超過了國內手機市場的總和,這數據應該是沒問題的,但人所說的和我們所以為的可能不太一樣。

比如海思麒麟soc的研發費用非常高,這是華為手機研發的重頭戲,但同時代ovm所採用的驍龍soc的技術含量並不比麒麟芯低。

如何評價OPPO 2019年研發投入將達到40個億?

驍龍系列soc的研發同樣需要花重金,只是這對於ovm來說是屬於物料成本而非研發成本的。

這也是為什麼小米採購驍龍845需要花80-100美元,但蘋果的物料成本表裡A系列芯片的成本只要20-30美元。

因為前者裡面攤銷了大量的研發成本和知識產權成本,而後者主要付出的是生產成本。

有人說,OPPO明年研發投入才40億,小米今年就60億了,OPPO垃圾,這麼說明顯是錯誤的。

研發投入其實並不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是研發活動過程所產生的全部經費,包括人工費、材料費、設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以及其他的雜項,如差旅、會議、快遞、打印費等,以及管理費。

一般來說,研發的項目越多,研發總費用越多,對於小米來說,其核心團隊和人員最多的部門是miui,而miui部分的費用都是研發費用。

如何評價OPPO 2019年研發投入將達到40個億?

我們知道,miui適配機型多,迭代速度快,這都是需要大量的人手的,人手多就意味著研發投入多。

而OPPO,每年的機型很少,系統迭代速度很慢,且很多機型,尤其是中低端產品,整個生命週期也更新不了幾次,且OPPO曾經的UI像素級借鑑(你懂的)ios,設計和創意的部分少,投入自然低。

miui存在一個問題,它的投入確實多,系統迭代快,研發投入也確實大。

正是因為小米的這種快速迭代,導致系統經常出現不穩定,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剛買回來的小米手機,雖然可能會缺失一些功能,但體驗是正常的。

一旦更新,很可能出現異常發熱,卡頓等系統不穩定現象,尤其是異常發熱和續航尿崩,這應該是所有米粉都遇到過的,當然,小米下一個版本會修復,但這麼反反覆覆,體驗自然就差了。

在miui上花大力氣投入是好事情,OPPO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有了coloros6.0,但小米在miui的技術研發和更新迭代的策略上是有一些問題的,小米需要多花一些力氣去打磨miui的穩定性,而不是每週五更新。

如何評價OPPO 2019年研發投入將達到40個億?

以及,小米在手機研發之外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比如小米電視的研發,比如澎湃的研發,以及其他小米自有的產品和一些技術儲備的研發。

尤其是澎湃這種基礎研發,見效慢,投入大,相對而言。OPPO的業務基本只有手機,且一年就打磨R系列那麼幾款手機,今年復活了find,項目相對小米少很多,研發投入更為集中。

所以我們在OPPO上更容易看到研發成果。

正如我說的,曾經我們以為的“小米研發黑科技,OV營銷騙錢”是錯誤的,而今以為的“OV研發黑科技,小米低價續命”也是錯誤的。

把高性價比產品等同於研發成果,把低性價比等同於山寨同樣是錯誤的。

性價比是商業考量的結果,產品定價是商業策略的一部分。

對於小米或者OPPO,小米8或者R17,驍龍845,大猩猩玻璃,UFS,imx363這些不屬於研發成本,產品的工業設計、元器件堆疊、天線設計、可靠性測試,這些才是終端廠商的研發投入。

如何評價OPPO 2019年研發投入將達到40個億?

小米今年的研發投入可能達到60億,OPPO則低於40億,可能只有30億,但OPPO給出的答案是find X,而小米卻是mix3,這是需要小米去反思的。

對於OPPO來說,40億研發投入並不少,這也是OPPO決定走技術路線之後的結果,在這之前的研發投入更低。

這個數字相對OPPO來說可能很多,但相對於華為甚至是小米來說,卻不夠多。

沈義人的心情我能理解,但顯然是失策了。

但總的來說,這是好事情,因為國產四大品牌,除了華為,其他各家都開始大力研發了,OPPO這40億預算不說了,小米三季度研發投入達到了15億,同比暴增90%就是非常好的信號。

無論貿工技還是技工貿,最終都逃不掉技的研發和突破。

國產手機四大品牌,未來一定會是全球最具實力的品牌,而不是而今這樣只有低價和性價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