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端旗艦手機,小米是做不出還是不想做?

昨天還在群裡討論這個問題,小米有能力做出一臺更好的手機嗎?比目前在售的所有小米手機都要好的?

我覺得是可以的,包括小米mix3在內,有很多因為省錢而妥協的痕跡,比如屏幕可以換成2k分辨率的,比如可以加上結構光,比如電池大一點,更好的快充等。

或者說,只要是目前供應鏈上可以正常買到的技術和元器件,小米做到手機上問題都不大,更多的是成本問題罷了。

但是,這不代表小米就可以做出領先行業的產品,因為目前行業真正領先的技術,要麼是手機終端廠商自有的核心技術,比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比如三星最頂級的amold屏幕;要麼是終端廠聯合供應鏈共同研發的技術,如華為聯合索尼和徠卡聯合開發的imx600和徠卡三攝,如vivo聯合匯頂研發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這些最前沿的技術是需要花大價錢投入研發的,或者自己投入,或者聯合供應鏈投入。

小米目前的問題是,研發投入太低,自有核心技術研發成果不足,且不願意在供應鏈上花大價錢進行聯合研發,在這樣的策略下,小米也許可以做出一臺比小米mix3更好的產品,但沒可能做出類似iPhone Xs MAX,三星S9+或者華為mate20pro這樣的真正的頂級旗艦產品的。

過於依賴供應鏈導致的結果是,一方面某些特別核心的東西拿不到,當然,從這個角度出發,華為、OPPO和vivo也會面臨類似的問題,如mate20p拿不到三星頂級2K屏幕,而轉向了京東方和LG,導致出現“綠屏門”事件。這些和供應鏈搶飯碗的事兒,是機遇也是挑戰,比如海思麒麟980確實領先高通拿到了7nm,但當初835領先960推出10nm,同樣讓華為陷入了被動。

但另一件事兒,捨不得花錢導致小米拿到新技術的速度太慢了,這就是小米所特有的,根治在小米骨子裡的東西了,總喜歡花小錢辦大事兒,然後也就總也辦不好事兒了,新技術推出慢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同樣的東西,早半年和晚半年推出,其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比如小米6X和vivo X20,兩者形態基本相似,且前者價格幾乎只有後者一半,但市場反應卻大相徑庭,根本緣由便在推出的時間上。

熟悉小米的朋友應該記得,在X20推出的時間節點上,小米主打的依然是16:9的小米note3和小米5X,如果小米note3能夠採用X20的屏幕,如果小米6X能夠在17年雙十一之前推出,會如何?

要知道,那一年的雙十一,麒麟659的7X雙十一當天在天貓可是賣出去了60萬臺,其核心賣點便是18:9全面屏。

然而,沒有如果。

什麼樣的手機是高端手機?

配置先進,設計優秀和優化成熟。

配置先進指的自然是同時代配置先進,過了半年便不算先進了,比如vivo在2018年上半年主打的屏下屏下指紋,下半年便普及了,比如iPhone X在17年推出的結構光,到了18年,便有其他廠商跟進了。而要做到同時代配置先進,要麼自己大力投入,要麼聯合供應鏈大力投入,可惜,這兩點小米都沒有。

一個例子是小米8探索版上的結構光,小米放棄了,小道消息是小米內部衡量成本之後,發現搞不定,放棄了該技術,而其在半年後在mate20p上成為了核心賣點之一。如果小米捨得花錢,探索版迅速量產,在那個時間節點上是有市場的。

另一個例子是mix3,這臺手機本來的方案據說是NEX上那一套,小米更早接觸,同樣是衡量成本後放棄了,如果小米能夠在MIX2S上這麼設計,會如何?

以及澎湃S1之後劉沒消息了,本質上同樣是成本問題。

小米8在當初的那個時間節點上其實不錯,但現在落伍了,下巴太大,劉海太大,且沒有與之匹配的結構光,一加在6之後迅速推出6T,細節升級很明顯,而小米,卻只是把探索版的結構光去掉,換個後殼就繼續賣了,下巴都不改改。

小米8探索版,或者說pro版本,小米加了一個結構光和屏下指紋,結束,我們再看看mate20pro的這個pro是怎麼做的?相機部分咱不說,ip68級別防水,在裝入一個碩大的鏡頭模組之後,依然塞進去了4200mah電池,這是實打實的內部元器件堆疊的功底了。

反觀小米8探索版,確實花了大力氣,做了一個主板罩,據說上面的元器件還是真的,卻把電池容量搞到了3000mah。我很理解,透明的手機比IP68防水或者多個幾百mah電池,或者窄一點兒的下巴,確實更易於吹牛逼得多,可有什麼用呢?

花小錢辦大事兒根植在了小米骨子裡,所以也就有了我們所看到的那些小米做出來的奇奇怪怪的事情,小米總是宣揚極致性價比,相同的產品,一半的價格,可終端的毛利潤哪有那麼高?所謂的一半的售價,不過是在看得見的參數上大力投入,看不見的參數上能省則省罷了。

什麼叫看不見的參數?比如,同樣的元器件,早半年和晚半年價格完全不同,這就是看不見的參數;比如在研發上投入和探索,有很多後來是要被證明是無意義的,比如三星的虹膜識別,即將要被拋棄了,但探索是領先的前提,即便會有歧路。比如細節打磨上花的錢,是很難反應在參數表裡的。

這麼做,在同價位稱雄不難,因為各家投入比小米大,相同定價下,自然要閹割配置,但在頂級產品的打磨上,便也就沒有了小米的份兒了,跟著別人走固然安全,但便也失去了探索者的美譽,就算你把pro版本命名為探索版,也無濟於事。

所以小米mix3可以稱之為3299價位性價比很高的產品,或者小米8在2299價位,但小米卻也就拿不出哪怕一款能夠被稱之為頂級旗艦的產品來,一臺都沒有。

小米喜歡講性價比,雷軍喜歡說良心,然後定價良心的小米6X價格自發布開始便跌跌不休,即便這樣也換不回市場,究其緣由,產品不夠極致,細節不願意打磨,總想著用落後的技術去打磨新的極具有性價比的產品,怎麼能成功呢?

在那個時間節點,連vivo X20都賣不出去了,比X20閹割了一系列之後的6X怎麼賣得出去呢?雷軍說小米6X定價1599是感動人心,價格厚道。雷軍沒說,這貨如果定價1999,怕不是直接撲街吧?

小米的產品價格賣不上去,導致不得不閹割一系列的細節,導致打造不出真正的旗艦產品,可這不正是小米一直以來在宣傳的麼?擊穿行業,打造低價,還利於消費者,在小米的骨子裡,便只有性價比而無頂級旗艦。

如果小米真的打造出了一臺mate20pro這樣的產品,售價5399,那小米和自己一直所不屑的哪些價格貴的廠商們有什麼區別呢?小米的性價比宣傳和良心厚道又拿什麼去體現?

小米其實沒錯,錯就錯在,一半的價格真的打造不出類似的產品,小米曾經的極致性價比不過是互聯網野蠻生長期極低的獲客成本紅利罷了,而今,這個紅利期結束了。

如果小米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如果小米不能夠放棄販賣情懷和所謂的良心去踏踏實實地打磨產品,小米是不可能打造出真正的旗艦的,永遠都不可能。

好的產品是需要花錢的,旗艦賣的是品質而不是靠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