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最長情的愛 是父母的陪伴 想害孩子 就無限制滿足孩子慾望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和愛,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營養。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不管出於何種理由,放任孩子的教育,或者放棄父母的責任,都是對孩子最無情的傷害。下面三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尤為重要。

孩子成長缺乏父母的陪伴

不管父母有何種理由,陪伴孩子成長是天然的責任和義務。如果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在心理、情感、安全感等多個方面都會造成影響。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會造成性格缺陷,甚至出現自我傷害、傷害他人、沉迷遊戲、偷盜乃至弒親、兇殺等社會問題。

小曲是一個留守兒童,因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由奶奶帶大,從小缺乏父母的愛和陪伴,加之青春期沒有家長引導,初中後就輟學打工,後結交社會不良青年,被引誘、脅迫參與偷盜,最終被抓獲判刑。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愛無可替代,所以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對於孩子,最長情的愛是父母的陪伴。

無限滿足孩子的慾望

想要害孩子,就無限制的滿足孩子的慾望。有的父母對孩子,真是“親生”的愛。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從小讓孩子錦衣玉食,而且不捨得委屈孩子一點。孩子要月亮不給星星,哪怕條件不允許,也要苦了父母,滿足孩子。結果孩子慾望越來越大,養成紈絝習性,這樣的孩子缺乏對父母的愛和感恩,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把父母當成“肉雞”,想吃就割,當父母無能力滿足慾望時,就開始走邪路。

老李突然自殺了,這個一向樂觀老人的死,讓同事和朋友都很詫異,到底什麼事情讓他走了絕路?老李有一個兒子,從小嬌生慣養,工薪階層的他,愣是把孩子當成貴族養,從小孩子要啥給啥,孩子長大了還沒掙錢,就給配上萬的手機。汽車一買就是20多萬的,孩子的婚房,也是依照孩子的意見,買了一個大三居,每個月光還款就4000多,這對一個收入不到1萬的家庭,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後來孩子又沉迷賭博,借了高利貸,利滾利達到幾百萬,面對鉅額債務,老李想滿足孩子也滿足不了了,最終崩潰,家破人亡。

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祖宗供著,因為真的可能成為你侍奉不了的祖宗。千萬不要當孩子的奴隸,因為你的愛太殘忍,把孩子的一生毀掉,也讓自己無路可走。

過度控制孩子

每年秋天,天氣冷了小燕子都要飛往南方,小時候,總有小燕子跟不上大部隊,最終凍死在屋簷下。因為這些小燕子出現了傷病、或者孵化過晚,沒有長途飛翔的能力。 一個被過度控制的孩子,就像一隻有問題的小燕子,是無法飛向遠方,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成功的。

燕子大了離巢,孩子大了要闖世界。不管怎麼愛孩子,孩子終歸要自己面對人生,過自己的生活。養孩子不能像養寵物,捂著孩子不讓成長,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主,代替孩子做決定或代勞孩子應完成的事情,如果這樣只能養出低能兒。千萬不要對孩子總是不放心,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做家務、獨立完成事,是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是讓孩子成長的過程,一個先天被養廢的低能兒,如何適應這個世界?

對孩子成長缺乏引導

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一方面受家庭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社會的影響,有些孩子因為受社會不良的引誘,因好奇做出錯事,比如上網吧打遊戲、小偷小摸、打架鬥毆、抽菸喝酒等等。作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發現,抓緊干預,不然很容易養成習慣,形成痼疾。要關心孩子的朋友圈,要從孩子的細微變化和行為上,發現不良苗頭,然後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分清對錯,明辨是非。

俗話說,小時偷針,大了偷金。對於孩子,很多時候也是旁觀者清,當家長者迷。愛很容易遮擋眼睛,讓家長看不清孩子真實的情況。所謂三歲看老,往往是別人得出的結論,當家長自身發現不了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對旁人的評價有足夠的警醒,不要出於護犢子的心,對孩子無限制的加以保護,不然很容易忽視孩子的小問題,最終養成大問題。孩子受點委屈,更利於孩子成長,畢竟面對社會,父母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既然給不了孩子全世界,就修剪孩子的錯誤,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讓孩子真正的成長起來。

父母要學會與孩子一起成長,要樹立科學的育兒觀、教育觀,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愛和感恩的好品性,要給孩子賦能,而不是以愛的名義“害”孩子。要把孩子培養成雄鷹,而不是一隻家禽,要讓孩子從小學習搏擊風浪的能力,而不是躲在溫暖懷抱裡當寄生蟲。記住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父母的責任是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面對這個世界時,從容應對。不要做孩子成長的絆腳石,要做孩子成長的加力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