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很少參加選秀?

1.首先,選秀節目能從平民百姓裡選出實力出眾的唱將,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龐大的參選人數。選擇更多才有更好的選擇,很簡單的道理。而中央音樂學院作為中國音樂最高學府,每年招生名額300上下,全院本科生加研究生也就一千多,這個數量放在全國有志選秀的人堆裡,無疑是石沉大海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為什麼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很少參加選秀?

2.先在此糾正一下有些答友的說法。中央音樂學院關於唱歌的系所叫做聲歌系,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到鮑家街43號綜合樓八層深入瞭解。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目前只開設美聲專業,沒有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哦對了聽說閻維文老師即將入駐中央院開設民族唱法,呱唧呱唧,應該就是眼前的事了吧。

3.眾所周知,如今大多數選秀節目諸如**好聲音,**女聲,**男聲,以歌唱類節目居多。而中央院是一個全面的音樂學府,通俗點分類的話,大致分為器樂表演,聲樂表演,作曲理論,音樂教育,提琴製作等等……如你所見,聲樂表演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說一小部分而已。而其餘的人則是從事和歌唱無關的專業,怎麼說呢,術業有專攻。再退一步講,不是說唱美聲或者民族的人都能唱好通俗,它們從發聲方法到情感表達都不是一個概念。當然這也取決於個人的樂感和審美取向。不服的人去搜搜王宏偉的《想你的夜》,你會回來讚我的。

為什麼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很少參加選秀?

4.還有一點是很多專業學習音樂的人不願意承認的。那本人就冒天下之大不韙說一句:“唱歌,你不行。”先別急著反駁,沏杯茶慢慢聽我說。眾所周知,考入中央院的學生,基本都是各省音樂人才的佼佼者,或者說,經過十幾年勤學苦練成為佼佼者。實事求是的說確實比常人有著更高的音樂能力和音樂素養,你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比常人有天賦。然而這能和唱歌好劃等號麼?當然可以!(嘖嘖請按常理出牌←_←)喔好吧,確切的說是可以劃約等號。個人認為,音樂的兩大基本要素音準和節奏,都是要依靠耳朵的判斷來實現。耳朵靈敏的人對音準節奏的控制能力強調節速度快。

為什麼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很少參加選秀?

中央院的孩子長年累月地泡在琴房,對著鋼琴一赫茲一赫茲地磨,專業課上依舊被主課老師虐到體無完膚Q_Q 對耳朵的要求絕對是大多數人無法理解和想象的。所以你會看到,身邊音樂學院的朋友在KTV個個是麥霸。然而對於頂尖的歌唱舞臺來說,只有耳朵好並沒有什麼卵用,你還得有一副好嗓子。上帝是任性的,他並不會因為你有音樂天賦就附送你一副好嗓子(參見上一季好聲音學員帕爾哈提和這一季的流浪大叔)。聽和唱不是一回事,所以每次看好聲音的時候,我不得不糾結,一邊用苛刻的標準給學員挑刺,一邊拍案叫絕臥槽為啥勞資唱不了這麼好。所以不是中央院的學生故作清高不屑於參加選秀,而是在唱歌這個藝術門類中,音樂學院的學生並沒有絕對優勢。一個擁有好嗓子和好樂感的普通人稍加訓練就足以秒殺音樂學院的學生,這種涉及天賦的行業,木招。不過世事沒有絕對,中央院也有很多唱得很好的人但只是當個業餘愛好,個人追求不同無須勉強。當然中央院也有唱的好又有這方面追求的,玩的也是風生水起,請看向好聲音四把轉椅之一汪夫子。

為什麼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很少參加選秀?

5.補充一點,看到有人說到中央院的學生不屑參加這種低級選秀。每一種藝術形態的存在都有他的意義,以貶低另一種藝術形式來表現自己的高大上,只能說內心缺少對自己從事專業的認知和認可。人總是想盡辦法證明自己沒有的東西呢。音樂學院的學生也會參加比賽,從國際到國內,柴可夫斯基到金鐘獎,只不過普羅大眾不會去關注到這些專業圈內的“選秀”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