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經典:從Uber來看創始人與投資人的對決

之前講到了Uber這家公司和它的創始人卡拉尼克。但如今卡拉尼克已經不是Uber的CEO了,他已經在2017年6月的時候辭職,退出了所有具體業務的管理,僅僅保留了董事會的一個席位。

而在這個過程裡,卡拉尼克和Uber的大股東標杆資本(Benchmark Capital)的爭鬥也是非常精彩的。今天我們就借這個案例,再來講一講投資人和創業公司創始人的關係。

商業經典:從Uber來看創始人與投資人的對決

1、標杆資本

在硅谷,沒人不知道標杆資本。它在1995年成立,到現在已經有22年的歷史了,而且是全世界最頂尖的投資基金之一。不誇張地說,所有創業公司都以能拿到他們的投資為榮。標杆資本的業績也非常出色。

數據顯示,從2007年到2017年這十年裡,標杆資本投資的公司裡面已經實現退出的價值部分——也就是投資的公司已經上市,或者被收購等等——總退出的金額有760億美元之多。 整體的投資人回報是1000%。

另外,比起紅杉資本這樣的硅谷大基金,標杆資本還有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 “平等合夥制” 。

商業經典:從Uber來看創始人與投資人的對決

標杆資本合夥人:比爾•柯爾利、米奇•拉斯基、埃裡克•維什里亞、馬特•科勒和彼得•芬頓(從左至右)

所謂的“平等合夥制”就是:大多數基金都有等級非常森嚴的制度,但是在標杆資本,所有全職合夥人平分利潤——不管是誰找到的項目,誰投資的項目,大家都平分。

而且標杆資本也不像硅谷一些大基金那樣,在合夥人之外還招募非常多的分析師、營銷人員、管理團隊等等,而是合夥人自己把大部分工作都做完了,整個團隊規模很小。這種非常“精益創業”的思路也讓他們在硅谷的風險投資圈顯得非常特立獨行。

而顯然,Uber是這家傳奇基金捕獲的又一條大魚。

2、標杆資本與Uber的歷史

標杆資本對Uber的投資最早是在2011年2月,當時它們以投資後估值6000萬美元的價格投資了Uber1100萬美元,佔股18.3%,這是Uber的A輪融資。經過後面很多輪追加投資和稀釋之後, 現在標杆資本佔比Uber的股份大概是13%,有20%的投票權。

作為對比可以跟你說一下, 卡拉尼克現在擁有Uber大概10%的股份,16%的投票權。 而這次CEO和投資人的紛爭,也主要在標杆資本和卡拉尼克這兩方之間進行。

2017年6月的時候,美國前司法部長埃裡克·霍爾德公佈了一份對Uber的調查報告。這份調查報告可以說是非常重量級的,之前我們講到過的Uber利用不合規則的技術手段欺騙蘋果,就是這份調查報告爆出來的。

而這份調查報告的直接起因就是:2月份,Uber前女員工蘇珊·福勒發表了一篇文章,說自己在公司遭遇性騷擾,但是由於直接上司工作績效很高,人事沒有對他進行任何處理。在那之後她受到了更加頻繁的性騷擾和性別歧視。當時這篇文章簡直引爆了硅谷。

商業經典:從Uber來看創始人與投資人的對決

左為Uber前女員工蘇珊·福勒

其實之前Uber就已經負面新聞纏身了。

在一月的時候,在紐約就引爆過一次重大的公關危機。當時在紐約肯尼迪機場,出租車司機舉辦了一次罷工,抗議特朗普的移民禁令。但是紐約的Uber非常不合時宜地准許了自己的車在周邊提供服務,而且還提供了一些優惠價格來吸引乘客。結果,群眾們一下就非常憤怒。

而且卡拉尼克之前還加入了特朗普的經濟顧問委員會,爭議本來就很大了,再加上這次事件,整個互聯網掀起了一次“刪除Uber”的運動。 最終有超過20萬用戶卸載了Uber,然後轉向了Uber最大的競爭對手Lyft。

等到了2月,又發生了這次性騷擾和性別歧視事件,這對Uber本來就非常脆弱的公關形象來說就是雪上加霜。

之後的幾個月裡,關於Uber的負面消息不斷爆出,到了6月11日,Uber的董事會召開了長達六個多小時的會議,全體董事一致決定:開除公司的二把手,然後讓卡拉尼克無限期休假。後來,Uber還因為這份調查報告開除了20多個高管和中層人員。

商業經典:從Uber來看創始人與投資人的對決

卡拉尼克

《紐約時報》還報道了當時的細節:標杆資本的幾個合夥人在芝加哥的一個酒店裡約見了卡拉尼克。當時卡拉尼克以為這就是一次正常的董事會討論,結果對方告訴他:你最好辭職。而且他們還拿出了有五個董事會成員簽名的信件。這5家投資機構加起來佔了Uber股權的25%和投票權的40%。

而且令人唏噓的是,當時的卡拉尼克還在承受喪母之痛。五月中的時候,他的父母在加州一處湖區遊玩,結果乘坐的遊艇不慎撞上了一塊大石頭。卡拉尼克的母親不幸遇難,父親也是重傷。最終,這個時代最耀眼的一名創業者和CEO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選擇辭職,然後無限期休假。

而到了8月份,標杆資本又做出了一件讓業界非常驚訝的事情:他們起訴了卡拉尼克。罪名是刻意向董事會隱瞞公司管理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其他不當行為等等,要求卡拉尼克進行賠償。他們的訴求是,希望卡拉尼克離開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然後將董事會席位減少至8個。

因為之前卡拉尼克曾經將8個董事會席位擴充到了11個,主要是為了把更多的自己人安插進去。而這次起訴也是標杆資本防止卡拉尼克迴歸Uber的重要手段。

3、風險投資人與公司創始人的關係

實際上在硅谷,我們時常能見到創始人被投資人驅逐出公司的情況,最著名的就是蘋果的喬布斯,以及Twitter的傑克·多西。有意思的是,這兩個人後來都回歸了。

但是,投資人把創始人告上法庭的情況可以說是非常稀少了。其實,這也是風險投資人和公司創始人關係最本質的一種體現。

這裡面有兩個重點:

  • 第一,從整個硅谷的形勢看,創業者群體比投資人群體整體更強勢。

這可能和大家傳統的認知不太一樣,因為我們的印象一般是,投資機構或者投資人高高在上,而創業者對他們言聽計從,顯得非常弱勢。但實際上有兩點原因造成了這個反直覺的現象:

首先,任何行業裡面,都是稀缺資源比較搶手和比較強勢,所以比起浩如煙海,甚至門檻根本不高的投資人來說,好的創業者和CEO永遠是最稀缺的,所以好的創業者其實更加強勢;

另外我們說過,VC最害怕的就是——不怕投錯了公司虧錢,就怕錯過了好公司。這在英文裡有一個專門的詞就是形容這個的,叫做“FOMO”,全稱是fear of miss out,意思就是“恐懼錯過”。所以,和創業者關係搞得太僵,導致你名聲很差,大家都不願意接受你的投資了,對VC來說是最糟糕的結果。

商業經典:從Uber來看創始人與投資人的對決

最經典的故事就是紅杉資本和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的故事。當時扎克伯格有一個親密的導師叫做肖恩·帕克,也是一名天才黑客和年輕有為的創業者。他在創業的時候接受過紅杉的投資,但是後來因為雙方不合,紅杉把他趕出了公司。所以他就強烈建議扎克伯格不要拿紅杉的錢。

於是,扎克伯格在見紅杉的時候設計了一個惡作劇:扎克伯格故意遲到,而且穿著睡衣,最後還講了一個 PPT,叫做“你不應該投資我的十大理由”。結果,因為紅杉對肖恩·帕克這一千多萬美元的投資,他們錯過了一個4000億美元的真正的獨角獸。而紅杉本來可以在這裡面獲益幾百億美元的。

  • 第二,冪法則——Power Law。

所謂冪法則就是說,一隻基金的回報,也就是業績,幾乎只由投資最成功的那一兩家公司決定。

也就是說,如果你投資了100家公司,很可能是有2家表現非常好,變成了Facebook或者Airbnb,那還有七八家還可以,中等規模,或者被大公司收購了,剩下90家可能都死掉,也就是虧錢了。但最重要的是,你要投到那一兩家最好的公司。

現在一個最鮮活的案例就來了。

剛才我們說,從2007年到2017年,標杆資本作為業界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基金,十年裡面投資的公司加起來價值有760億美元——這裡面有十幾家上市公司,還有二十幾個併購。但是Uber現在估值是多少呢?690億美元,而且在公司各種問題解決了之後,可能還會上漲。所以,投到了一家Uber這樣的公司,真的就相當於幹了十年的活了。

剛才我們說,Uber是標杆資本這家傳奇基金捕獲的一條大魚。其實更正確的說法可能是,這是他們等待了一輩子的那條真正的大魚。

商業經典:從Uber來看創始人與投資人的對決

所以,在這種狀態下,董事會以及投資人和創始人決裂就真的沒法避免了。因為裡面牽涉的利益過大了。

我們可以簡單算一筆賬:按照當前的估值,目前標杆資本13%的Uber股份價值90億美元左右,即使打個折,減去各種成本,按照80億美元算也差不多了。這裡面按照協議,有30%的分紅是可以給標杆資本的合夥人的,也就是24億美元。而六個合夥人,每個人分到的就是4億美元。毫無疑問,作為一個風險投資人,一輩子投到這麼一個項目真的是足夠了。

所以,日後我們無論看到關於Uber內鬥的任何新聞,都要記住這一點:投資人和創業者很多時候是利益綁定的,但真到了有了紛爭的那一天,如果涉及的利益足夠大,大家撕破臉也是在所不惜的。這可能就是人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