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穿越時空”的浪漫旅程

沈從文的湘西散記在我的kindel裡躺了好久,在炎熱的夏天裡翻出來讀一讀,倒是有種清涼舒爽的感覺。

一場“穿越時空”的浪漫旅程

都說到了湘西鳳凰古城會想起沈從文,去感受他的邊城、感受他的湘西。但在我看來卻是90年前人們從沈從文而認識鳳凰,90年後人們從鳳凰開始瞭解沈從文。

1934年初,沈從文從北平出發途經漢口,長沙、常德從桃源沿沅江逆流而上,返回湘西老家看望生病的母親,往返40余天,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組成了這一本湘西散記。他寫給夫人的信和一篇篇散發著煙火氣息的散文,就彷彿是一副徐徐展開山水畫卷,描繪出生動的冬日沅水風光。[沅江,又稱沅水,長江流域洞庭湖支流。流經中國貴州省、湖南省。沅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流域涉及貴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和重慶市的63個縣(市、區)。]

書的前半部分叫做湘行書簡,主要是一路上沈從文寫給他新婚夫人的信。與其叫做家信不如叫做情書,寫盡了離別之情、思念之苦以及一路上發生的各種大事小情:船工的懈怠、河魚的鮮美、山歌的動聽、小鳥叫聲的美妙、風景的秀麗,還有什麼丟了一支筆、失而復得的牙筷、撒了的墨水、喝了放糖的米湯等等,事無鉅細,非常的有趣。

一場“穿越時空”的浪漫旅程

沈從文及其夫人張兆和


下半部分是湘行散記,記錄了旅途中所見到的風土人情:粗俗又豪爽的商人、經驗豐富又略帶一絲狡黠的麻陽船工、為了生計強顏歡笑在吊腳樓裡燒“葷煙”的婦人、“滿腔熱血”的老朋友,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眼前;敲梆子捕魚、小船驚險過灘、江上運送貨物木材的往來船隻,彷彿正在上演著一出活色生香的民國系列劇。

作為一名旅遊愛好者,我對他的乘船路線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雖然書中有一副由沈龍朱先生繪製的地圖,

一場“穿越時空”的浪漫旅程

但是和現在的縣市設置和名稱有很大的區別。所以,我按照書中出現的地名結合現在的地圖大概標記出了他的回鄉路線:桃源-曾家河-興隆街-柳林岔-纜子灣-青浪灘-洞庭溪-梢子鋪-鴨窠圍-楊家岨-辰州-瀘溪-浦市-鳳凰,在桃源租船,沿沅江到達浦市,從浦市乘轎子回到位於鳳凰古城的家。

一場“穿越時空”的浪漫旅程

我常常想,如果能像沈先生這樣租一條小船,沿著他的路線也這樣走一遭,體驗沿途的風土人情、看遍兩岸的秀麗風光、嚐嚐書中“比海魚還要鮮美”的江水煮河魚,白天甲板看風景、夜晚船艙枕水而眠,這該是一段多麼美妙的旅行啊。

看完了最後一頁,放下kindel,我不禁想起在不久前看過的一篇介紹沈從文生平的文章,上面寫到:

"1988年,他的弟子林斤瀾跟汪曾祺常去探望他。

據說,他木然。

有時看著電視一看就是半天。

一次他忽然說出一句話:‘我對這個世界沒什麼好說的。’

這個世界懂他的人不多,願意去懂他的人更是幾乎沒有。

他不是無話可說,而是說再多也無用。”

到底是誰把這樣一個浪漫深情的翩翩書生變成一位“對這個世界無話可說”的耄耋老人?是時光的流逝?是境遇的困苦?是時代的不公?還是身邊的紅顏並非知己?也許,都有吧~~~在唏噓的同時,只能無奈的感嘆一句世事無常,造化弄人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鴨梨的假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