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殲20一同亮相!中國一款服役50年的老爺機居然要出口

諸如殲-20、運-20、轟-6K、空警-200之類的中國空軍“次世代”裝備自不必說,本屆珠海航展上的“首秀裝備”可謂目不暇接,殲-10B“矢量版”、貴飛的FTC-2000G“神鷹”多功能戰鬥機都屬此列。而在這些“新明星”中間,有一名50年前就已服役的“老將”的身影顯得有些孤獨:它就是已退出中國空軍作戰序列的強-5L攻擊機(強擊機)。

與殲20一同亮相!中國一款服役50年的老爺機居然要出口

從整個貫穿五十年的強-5家族系譜來看,除卻“半道出家”,使用雙座型強-5D改裝的強-5教練機之外,強-5L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強-5系列的最後一個改型,即所謂“末代強五”。

從能力上來看,強-5L雖然外觀上接近強-5C/D,但該機實際上已經具備了先進制導武器的投放能力,能夠和激光制導炸彈完美契合,而毋庸置疑,這是通過加裝先進的機艙顯示系統和機載火控系統之後,強-5L才能實現的新功能。

因此,強-5L的出現時間其實並不早:2005年強-5L首飛,2012年最後一架強-5L/N在洪都交付,迄今的強-5L都尚未耗盡使用壽命,換句話說就是“尚處壯年”。

那麼,強-5L為什麼會盡數退出中國空軍的現役機隊序列呢?

與殲20一同亮相!中國一款服役50年的老爺機居然要出口

首先,無論是強-5L,還是更先進的俄羅斯蘇-25,抑或是美國A-10,這些攻擊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要在敵人的防空刀尖上舔血。而在大國的地面防空效能越發強大的今天,有人攻擊機執行這種高危任務不僅要面臨極高的機隊損失率,飛行員本身的陣亡或被俘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在去年的空軍軍改當中,傳統的強擊航空兵就被“一刀到底”,徹底地進入了歷史的塵埃當中。

與殲20一同亮相!中國一款服役50年的老爺機居然要出口

那麼,強-5L所代表的近距航空支援任務,是否就此從中國空軍當中剝離出去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長航時查打一體無人機不僅能夠更高效地完成這種任務,更能持續地評估戰場前線的態勢,“一機兩用”的同時還沒有了損失飛行員的負擔。

在這種情況下,技不如人風險又大的強-5L只能黯然離場。但是,該機遠未到達預期的使用壽命極限,這一點也是確實存在的事實。

與殲20一同亮相!中國一款服役50年的老爺機居然要出口

從本次珠海航展上展出的10368號強-5L攻擊機看來,該機無論是在外觀還是內部艙室上都展示出了“九成新”的特徵,整體技術情況和新機並無二致:往過分點說,把這架強-5L稱作是展會上向外國客戶推銷而特意建造的新機,想必也不會“穿幫”。

事實上,相較於機況尚新的強-5L,廣大“亞非拉窮兄弟”的蘇-25系列和老式強-5機隊均已到達壽命末期,急需新機的替換。而國產查打一體無人機無論再怎麼“白菜”,也要配套有完整的操作站等後勤體系,“窮兄弟”還真玩不起。

與殲20一同亮相!中國一款服役50年的老爺機居然要出口

在此背景下,針對第三世界國家蘇-25和強-5系列攻擊機的換新,這些還能“賣幾個錢”的強-5L被推向國際市場,也是理所當然的結果——要知道退役飛機的妥善保存還需要相當的資金投入,這些強-5L甚至還可能變成半賣半送的添頭,甚至是“白送”給現有強-5攻擊機的國家充當軍援物資也不無可能。總而言之,強-5L若能順利走出國門,在飛行壽命耗盡後安享晚年,總要比起在“飛機墳地”中被風沙和時光侵蝕殆盡好得多。(利刃/T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