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

出自阿什拉夫階層的阿米爾·汗為什麼會強烈抨擊印度的種姓制呢?首先儘管印度穆斯林客觀上存在阿什拉夫、阿吉拉夫、阿賈爾三大階層,但這本身是違背伊斯蘭教義的,所以不可能得到公開的承認,而印度穆斯林的三大階層之間也並不像印度教的種姓那樣處於嚴重固化的狀態,不同階層之間的交流乃至通婚都是客觀存在的,低階層人士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奮鬥躋身高階層。事實上儘管穆斯林人口大約只佔印度總人口的一成左右,然而如今印度穆斯林幾乎支撐起了寶萊塢的半壁江山,這是因為在印度人們所能從事的職業是直接和種姓掛鉤的,這意味著政府官員、大學教授、影視明星等行業都是為高種姓準備的,即使是在寶萊塢內部也是嚴格按各自的種姓去分配角色戲份的,然而穆斯林不受這一限制,這就為穆斯林群體在寶萊塢的發展製造了良好的局面。也正因為如此寶萊塢的穆斯林演員們幾乎都對將人分為三六九等的種姓制視為另類,相比之下阿米爾·汗更是旗幟鮮明地對種姓制大加抨擊。21歲時阿米爾·汗曾愛上一位印度教姑娘,然而卻因為雙方家長固守傳統的宗教理念而遭遇堅決反對,於是阿米爾·汗選擇了私奔,也許就是從那時起他就打定主意要同一切陳腐落後的事物抗爭。

反對種姓制的又豈止是阿米爾·汗一人呢?事實上印度的種姓制在國內國外都曾保守詬病,有的批判甚至來自於高種姓者:早在幾千年前出身剎帝利階層的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就以自己眾生平等的思想觀念而對種姓制提出尖銳的批評。在上世紀50年代印度又誕生了一位反種姓制的鬥士——印度的憲法之父安貝德卡爾:1950年安貝德卡爾在使用憲法武器否定種姓制後創辦了印度第一家為達利特人提供教育的學校——彌蘭陀學院,這所學校在後來的印度歷史上為數十萬低種姓者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1951年安貝德卡爾辭去了身為中央政府高官的司法部長一職,全身心投入到為達利特人爭取權益的公益活動中去。1956年10月50萬達利特人在他的帶領下皈依了宣揚眾生平等思想的佛教,儘管兩個月後安貝德卡爾與世長辭,但因為他為反種姓制做出的貢獻而被印度佛教徒尊奉為菩薩。

迴歸正題,阿米爾汗在印度是屬於婆羅門種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