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該暴力督促孩子寫作業嗎?

開學在即,該暴力督促孩子寫作業嗎?

今天正式開學了,開學例會當然是必修課,林林總總好多內容,我僅記住了校長的幾句話——學生回校以後啊,老師們要認真檢查學生的作業,不能佈置了不管,要把自己佈置的作業認真檢查完。

把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做詳細的記錄,做作業好的學生尤其要表揚,目的是激勵作業做不好的學生下次認真完成你佈置的作業,並做好迎頭趕上的準備。

開學在即,該暴力督促孩子寫作業嗎?

老師只有認真對待自己要求,學生才能認真上你的課,你才有樹立起自己的尊嚴,讓學生從心底裡服你,你上的課才會更有效果,學生的成績才能提高。

我在座位上,聽了校長的話以後渾身冒汗,感觸萬千。

一則,作為老師,我希望學生能認真對待我佈置的作業,希望學生們好好的利用假期補補自己的弱項,通過作業這種形式,讓自己更能適應下學期的學習。

我的要求是假期不要荒廢了,不能老想著玩,要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做一些對學習有用的事情,畢竟,已經是高二了,離高三已經不遠了,離高考也不遠了。

時不我待啊!

開學在即,該暴力督促孩子寫作業嗎?

我渾身冒汗也是因為我作為家長,作為母親,我沒有督促我的孩子好好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看到孩子們沒心沒肺的傻玩,我從內心有一種特別重焦慮感,同時呢,又無可奈何。

特別讓人焦慮的是,孩子沒有假期要結束的恐慌感,他們對自己的作業完全不擔心的樣子讓我特別憂桑,這不像是要學習好的樣子啊,都三年級了,再不迎頭趕上,我擔心真的要落後了。

開會的時候,校長還說,老師的孩子們普遍學習都好,因為老師們都知道教育規律,自己孩子又特別瞭解,所以,孩子一撅尾巴就知道要往哪個方向飛,所以及時止損,讓孩子順著道走,差不到哪裡去的。

我則心慼慼然,真的,校長說的話也對也不對,教師子女成才率兩極分化特別嚴重,就是好的特別好,清華北大那種;不好的就特別叛逆,特別巨嬰的那種,不但不愛學習,連能不能自理能不能生活都是問題,至於我的孩子能成為什麼樣的孩子,我心裡特別沒有底,沒有基本的自信。

開學在即,該暴力督促孩子寫作業嗎?

沒有自信基於,我並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讓孩子怎樣,而是,孩子願意怎樣就怎樣。

可能會有讀者問,孩子願意怎樣就怎樣,還要家長做什麼,虧你還是個老師。

是這樣,我有自己的教育底線,剛放假的時候,我是想讓孩子每天做一張數學試卷,在我的心目中,數學科目最重要,語文只要有閱讀的習慣就可以了,英語是剛開始,學習內容很簡單,所以啊,假期裡我督促得最緊的是數學,並把每天做題這個習慣保持了下來。

快要開學了,我才知道,還有很多實踐作業,包括做閱讀思維導圖,背歇後語,背古詩,寫讀書筆記,寫週記,還要預習英語的前五課,還有數學的檯曆,軸對稱圖形和購置過年的年貨的照片做卡片,等等等等,這些項目孩子都記不知,只有家長幫助他們完成,可我這樣的高中老師,思維其實是直線型的,總覺得會做題就行了,哪知道還有這麼繁瑣的作業啊。

開學在即,該暴力督促孩子寫作業嗎?

我感覺快要做不完了,聽了校長的話就格外焦慮,因為,我擔心老師會認真的看我家孩子的作業,完不成作業可真是太不好了。

其實完不完成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完不成他們自己要承擔,但是他們對我都有怨言,因為,每天讓他們做數學題耽誤了他們寫作業的時間,是我沒有讓他們好好的完成自己的作業,都怪我!

他們現在消極對抗,遇到這種情況,我也不能硬逼,畢竟,命令起作用的同時,也要承擔起發佈命令的後果,因為,老是命令人家,大家都會煩,都會反抗,是吧?

兒子今天下午找我談話,他說媽媽,你再逼我我就心理有問題了哈。

內心膽戰心驚,嘴上不以為然,我說,哦?是嗎?那就說出來啊,看看我能不能幫你排解一下,我哪逼你了?

兒子說,媽媽,你的逼就是脾氣暴躁,老是用批評的口氣,說話不溫柔,很急躁,我真的不適合這種教育方式的。

什麼時候你對我溫柔以待,我就好好學習了。

開學在即,該暴力督促孩子寫作業嗎?

我蹲下來,看著兒子的眼睛,摸摸兒子的頭,答應下來,我對他說,媽媽確實很急躁,確實教育方式有問題,容我改正的時間好嗎?

兒子點點頭,表示原諒我了!

我的感觸是,現在的小孩真的太有思想了,他們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認真體驗成長的過程,並在成長的過程中改變(調整)不適合的因素,讓自己發展的更好。

不得不相信,孩子都有教育自己的本領,都有成長的本能,家長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一顆放下的心,放手讓孩子自己成為自己的老師,自己教育自己,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難,也不要代替他的感悟和體驗,讓他們自由的長大,這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吧!

不要將信將疑,誰也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長,老師不能,家長不能,社會也不能,只有他們有了主動適應學校,適應社會,適應環境的動力和能力,能夠自主學習,有了學習得內驅力以後,孩子才是真正得長大了,成才了。

開學在即,該暴力督促孩子寫作業嗎?

我還有一個觀點,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如果在玩的年齡而讓孩子拼命學習,這將是本麼倒置的事情,如果有一天,孩子會在本該學習的年齡段卻不學習,老是想著玩,那是因為他的“玩”被耽誤了,他要補回來,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你已經無能為力了,只能眼瞅著孩子“作孽”而你一點辦法也沒有。

那是,在本該發展自己的年齡的時候你的權威耽誤了他的發展,而他長大了你又控制不了的時候,你和孩子的災難來了,都是劫數。

最後啊,看到孩子們在家裡展開轉去的開展真人版的“吃雞”遊戲的時候,我釋然了,然後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幸福感,畢竟,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和孩子都緩會,作業慢慢再寫也不遲啊!

作者簡介:湯曉鳳,高中音樂老師,雙胞胎孩子的媽媽,對教育既有心得又有迷惑,是個希望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長的媽媽,歡迎大家都來和我共同探討教育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