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式霸權主義,又向歐洲開刀了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連續發出一系列通牒、威脅、警告,對歐洲盟友的諸多事務橫加干預。

多個歐盟成員國都很不開心,紛紛表示寶寶心裡苦,有苦說不出。


對盟友:全面干預

曾幾何時,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自認為與美國是平起平坐的盟友。

然而,今天的美國,卻已經不再按照“盟友”的套路出牌。

先是美國商務部發出威脅,宣稱“進口德國汽車會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緊接著是特朗普放出風,要求德國等有美國駐軍國家,支付部署在其國土上的美軍的全部費用。這筆“保護費”的新計算公式是美方自說自話的“全額駐軍費再加50%”,有些歐洲國家可能要因此多出5到6倍的錢。

更令人驚訝的是,本應由歐洲國家自主決定的主權事務,美國現在也要指手畫腳,甚至加以威脅。


新美式霸權主義,又向歐洲開刀了


▲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馬奇斯對意大利準備加入“一帶一路”計劃指指點點,稱“一帶一路”是一個“形象工程”,意大利應當躲避。


新美式霸權主義,又向歐洲開刀了


▲ 美國駐歐盟大使戈登•桑德蘭更是強硬發聲,一方面嚴厲批評歐盟國家與中國的交往,一方面又逼迫歐洲防務“門戶開放”,威脅歐盟“如果限制美國企業參與歐洲軍事項目,就可能遭到美方報復”。


新美式霸權主義,又向歐洲開刀了


▲ 美國駐德大使理查德•格雷內爾也警告稱,如果中國企業華為獲准進入德國,美國可能無法維持美德情報現有合作水平。

從斤斤計較到最後通牒,從逼迫站隊到威脅開放,美歐之間現在似乎不再是盟友關係,而是霸主與附庸的關係,充滿了大國對小國的頤指氣使。

二戰以後大西洋兩岸的裂痕,似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明顯過。


太霸道:歐洲不爽

對於美國政府的“霸蠻”,歐洲盟友並不買賬,紛紛採取“要麼硬頂、要麼軟磨”的招數加以回應。

在上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德國總理默克爾爆發了。


新美式霸權主義,又向歐洲開刀了


默克爾猛烈抨擊特朗普單方面決定從阿富汗和敘利亞撤軍,退出《中導條約》,以及因歐洲沒有遵從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而威脅歐洲等問題。

她指出,上述每一項舉措都對歐洲安全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美國政府在採取所有這些舉措時都沒有參考盟友的意見,或者與盟友進行討論。這些所作所為實在是讓人“受夠了”。

至於美國在5G技術問題上的強迫“選邊站隊”,更讓歐洲國家惱火。

德國政府表示,沒有跡象顯示中國企業華為會利用其設備監視客戶,應該允許它競標德國5G合約。德國內政部長霍斯特·澤霍費爾3月13日表示,排除華為參與5G建設,可能會損害德國經濟。

連一貫緊跟美國的英國,這一次也沒有跟著美國走。

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主任夏蘭•馬丁公開表示,英國與華為公司打了15年的交道,並且擁有長達10年的正式達成的規避策略。華為與其他供應商一起組成平衡的設備供應鏈。英國可以控制使用華為設備所帶來的安全風險。


新美式霸權主義,又向歐洲開刀了


歐洲國家的堅持,基於的是本國的利益考量。

曾任英國《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的吉迪恩•拉赫曼指出,沒有一家美國公司能夠提供可替代華為5G技術的方案。

據彭博社報道,德國電信行業的遊說團體警告稱,讓華為靠邊站將使德國5G的推廣拖延數年,並損失數十億歐元。

英國最大的電信公司沃達豐也表示,如果英國禁止華為設備進入該國5G網絡,將令該公司損失數億英鎊。


新美式霸權主義,又向歐洲開刀了


美國在經貿領域大打安全牌,用強權手段來解決經貿問題,到底是為自己,還是為盟友?歐洲人有著自己清晰的判斷。


亂出牌:害人害己

美歐盟友關係,是美國重要的外交遺產。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與歐洲一直保持著長期密切合作的結盟關係。

著名的“馬歇爾計劃”輸血歐洲,空運援助西柏林,都是這種盟友關係的明證。由此也換來了歐洲國家對美國的鼎力支持,成就了美國在國際社會的超級大國地位。

時至今日,時移世易。


新美式霸權主義,又向歐洲開刀了


今天特朗普奉行的是“美國優先”,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大棒加胡蘿蔔”並用策略,還越來越頻繁地用“大棒”說話(胡蘿蔔要留下優先補貼自己)。

不僅不願給歐洲盟友輸血,而且隨時準備拿盟友開刀(威脅對德國汽車加徵關稅)、讓盟友頂雷(退出《中導條約》)、逼盟友吃苦(逼迫歐洲在美中之間站隊),甚至還想從歐洲身上多收點保護費、多抽幾管子血回來(加收駐歐美軍費用)。

這一幕幕,想想就足夠諷刺。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指出,曾經建立在共同原則和價值觀及共同防禦基礎上的美歐聯盟正在被掏空。

《北大西洋公約》的開篇就寫下了對民主、自由和法治的承諾。但特朗普對這些價值觀並不是那麼感興趣。這位美國總統已經明確表明,他不是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擁護者,法治在他的世界觀中幾乎無足輕重。

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則從經濟角度指出,在“美國優先”的旗幟下,貿易戰及其威脅已經成為美國政治的常態。


新美式霸權主義,又向歐洲開刀了


特朗普“敲詐式”的經濟政策,標誌著超級大國美國與德國和歐洲關係的一個轉折點。

美國對歐洲盟友的一連串操作,實質上是霸權滑落過程中的賭徒心理。賭的本錢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基本盤,賭的招法就是隻佔便宜不吃虧,賭的底氣是歐洲離不開美國。

從長遠來看,這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做法——美國正在肆意消費甚至透支包括美歐關係在內的寶貴外交遺產。

就在特朗普向歐洲盟友收取高額“保護費”後,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艾略特•恩格爾說自己“十分不解”。

“美國還想做我們的盟友嗎?”來自布魯塞爾的歐洲各國外交官同樣也很困惑。


撰文 / 石留風

(亞太智庫研究員、雲南財經大學“一帶一路”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