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出訪歐美珍貴老照片:身穿黃馬褂,排場大,為此還鬧出笑話


甲午戰敗,李鴻章代表大清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一時舉國震怒,朝臣紛紛上書彈劾,李鴻章被奪去了身居25年之久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閒居家中。甲午一戰,李鴻章對戰敗負有一定責任,但是更多的應該歸咎於整個腐敗的清王朝,整個腐敗的封建制度,李鴻章其實不過是隻替罪羊。

189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舉行加冕典禮,李鴻章被任命為頭等專使前往祝賀,並趁此機會周遊歐洲列國。當時與日本交惡,朝廷上下都視俄國為救星,想“結強援”來抵制列強侵略。照片拍攝於李鴻章出訪沙俄帝國期間,李鴻章一行人與接待他們的沙俄帝國海軍少將澤列諾伊以及沙俄政府官員的合影,李鴻章穿著便服坐在椅子上。

離開俄羅斯帝國後,李鴻章第二站來到了德意志帝國。在德國,他受到了熱情款待,他下榻在豪華的凱撒大旅館,並且屋內陳設都經過精心佈置,連他喜歡的雪茄、畫眉鳥也為他備好。他先去拜見了德皇威廉二世,並對德國干涉日本還遼、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表示感謝。德皇邀請他參加了宮宴,並帶他參觀了德國軍隊。


他緊著這就去拜訪了著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當時的俾斯麥已經退休了,但是為了迎接李鴻章的到訪,他穿上了昔日德皇威廉一世送他的軍禮服,佩上軍刀,制服上掛著黑鷹星章和鐵十字勳章。照片中就是李鴻章拜訪俾斯麥時的留影。

離開德國後,李鴻章又前往荷蘭和比利時,隨後又到往法國。李鴻章一行於法國國慶節前一天到達法國,並下榻在1862年建成的“大飯店”。據說當時李鴻章到法國的時候,隨行帶著126個大行李箱子,很多法國人都前來圍觀這位中國“大官”。不僅如此,李鴻章一行還帶著一個柳條編制的籠子,裡面有幾隻下蛋的母雞,因為他怕到了巴黎沒有雞蛋吃。照片中為李鴻章向法國總統遞交國書。

李鴻章在英國待了二十多天,期間他與英國首相兼外交部總長索爾茨伯裡密談了一上午,內容涉及到外交政策和經貿關係。當李鴻章提及要增加英國的關稅時,遭到索爾茨伯裡的拒絕,李鴻章很不滿,與其進行了一頓辯論,但是依舊沒能解決此事。照片為李鴻章訪問英國時,與英國首相兼外交大臣索爾茲伯裡英國外交副大臣寇松合影。


在李鴻章訪英的一百多年前,英國馬嘎爾尼使團以替乾隆祝壽為名來到中國,希冀與中國通商,彼時的中國還尚且強大,但是此時卻角色轉換,弱國無外交啊。李鴻章還參觀了朴茨茅斯軍港的英國海軍艦隊,看到英國的艦隊他很感嘆,直言:餘在北洋,竭盡心思,糜盡財力,儼然自成一軍。由今思之,豈直小巫見大巫之比哉?

1896年8月28日,李鴻章抵達紐約,繼續他在甲午戰敗後的環球訪問。其實,早在1879李鴻章就曾在天津接見過美國第十八任總統尤利塞斯·辛普森·格蘭特。李鴻章的到訪,轟動了全美,1896年8月29日,美國總統克利夫蘭在惠特尼寓所接見李鴻章。李鴻章轉交中國皇帝、慈禧太后給美國總統的信件。

當時李鴻章到訪美國時穿著黃馬褂,為此還鬧出了很多笑話。當時西方人覺得只有皇帝才可以穿著黃色的衣服,難道李鴻章就是皇帝,於是很多美國媒體就開始擬撰“中國總統李鴻章訪美”、“中國皇帝李鴻章訪美”等標題,更有甚者,為了吸引眼球,竟然寫下“慈禧太后下嫁李鴻章”的荒唐標題。照片為唐人街歡迎李鴻章訪美的景象。


照片中清政府駐外官員,正在溫哥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碼頭等待李鴻章到來。1896年9月5日,李鴻章一行離開華盛頓前往英屬加拿大訪問,並在加拿大考察數日,9月14日,李鴻章一行搭乘美國太平洋輪船公司的輪船回國。此時的李鴻章還不知道,五年後他又將簽署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就是這個條約要了他的命!李鴻章在《辛丑條約》簽字回來後口吐鮮血,咳痰不止,不久在北京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