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到底什麼意思?孫悟空為什麼非要定“72變”?看完佩服作者


“72”到底什麼意思?孫悟空為什麼非要定“72變”?看完佩服作者

小編上一期講了《西遊記》之中的大師兄為什麼被作者設計成了一隻猴子,可仍然需要回答另一個問題,這隻猴子憑什麼擁有其他猴子都不具備的超強能力,如果猴子只是代表“心猿”、“金公”或者本氣為“金”,那他憑什麼能成為一隻有七十二般變化、會駕筋斗雲的超級猴子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猴子的出身講起:

悟空的出身來頭並不比唐僧那“金蟬子”要小,基本上也屬於很“雷人”的那一類。具體來說他的家鄉並不在南瞻部洲,而在東勝神洲的花果山。不過大家千萬別因為人家生長在偏遠山區就鄙視人家,叫人家鄉巴佬——那座山可不是一般的山,按照《西遊記》中的描述,那座山是“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又號稱“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也就是說這座“花果山”乃是“天地之根”,這聽起來好像“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啊,難道生悟空的東西就是生天地的東西,猴子跟“天地自然”是兄弟?當然了,猴子的血統不太好考證,所以他與“天地自然”的基因相似性問題暫時就放下不提了,總之這座山很牛。

但這還不是最牛的,悟空具體的出生地點是在這座很牛的山頂上的一塊更牛的石頭裡:“這塊石頭高三丈六尺五寸,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這還不算,先天素質這麼優秀的石頭還得“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的滋潤,最終才有了靈性,於是有一天它迸裂開來產出了個“圓球樣”的石頭蛋(原文“石卵”),只可惜針對石頭蛋這種滿地亂滾的東西是很難講出什麼故事的——還容易散黃,於是這個石頭蛋“見風”化作了一個“五官俱備,四肢皆全”的石猴。

“72”到底什麼意思?孫悟空為什麼非要定“72變”?看完佩服作者

石猴也是猴啊,所以它很快就跟山中的群猴打得火熱。突然有一天趁大家在山澗中洗澡的時候,猴群中比較有求知慾的幾個建議去尋找澗水的源頭,於是他們順著溪水找到了一掛瀑布。這時猴子中有“人”提議:“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就是這個提議造成了兩個直接後果:第一,猴子們找到了一個家——水簾洞;第二,石猴有了個新的身份——美猴王。

水簾洞的事兒暫時放下,先說猴子的新身份——猴王。我們都知道,這個“猴王”就是以後的悟空,可是這個“猴王”的身份對於他到底有什麼意義呢?這就用上前邊那一套悟空出生時的具體描述了:首先他出生的時候並不是猴子,而是一個“石卵”,石卵自然是圓圓的什麼都分不出來,用原文的話說叫“圓球樣”,這其實代表的是先天混沌。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這隻猴子不但可以代表“心猿”,還能代表天地未開的狀態,也就是“先天”!

“72”到底什麼意思?孫悟空為什麼非要定“72變”?看完佩服作者

至於這一分析在原文的證據,就在於那句它“因見風”而變得“五官俱備,四肢皆全”,首先,所謂“見風”就是“氣化成形”(這個會在後邊詳細講解),更何況猴子本身就應該是有五官、四肢的,那麼牛的山上化出的作為故事主人公的猴子總不可能缺胳膊少腿、先天性殘疾吧?而作者在這裡寫上這一句看似廢話的話,其實就是為了表達“先天混元”化生“五行四象”。

所以所謂的先天就是說天地萬物都由其化生而出,這樣的猴子才有可能千變萬化——也就是什麼都可以變。可是我們都知道,猴子後來學的法術是“地煞數七十二般變化”,既然是千變萬化為什麼非要定個“七十二”呢?原因就在這個“猴王”!

“72”到底什麼意思?孫悟空為什麼非要定“72變”?看完佩服作者

既然他出生的那塊石頭象徵周天之數(配合三丈六尺五寸),而周天也就是一年。同時在中國古代有個說法叫“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也就是說每五日為一候,三候十五日為一個節氣(就是二十四節氣,配合那二丈四尺圍圓),六個節氣九十天是一個季節,四個季節合成為一年,那麼我們算算周天(也就是一年)應該有多少“候”?3×6×4,答案是七十二!

也就是說象徵先天混元的石猴是這周天七十二候的祖氣,所以他才能學會七十二般變化。這樣一分析我們就明白了,所謂的“美猴王”,其實是“每候王”!作為先天“候王”的猴子無疑應該是很超級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