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代戰機裝備智能飛控?機翼打成兩半還能飛!


中國六代戰機裝備智能飛控?機翼打成兩半還能飛!


近日,據媒體報道,航空工業試飛中心研究的“某智能飛行系統”項目順利完成了地面試驗、改裝、試飛驗證等重大節點任務,為中國未來軍用飛機和民用飛機積累基礎數據和飛控系統架構。這是繼航空工業試飛中心完成中國推力矢量發動機驗證和技術數據積累後,又一個好消息。智能飛控技術,會大幅度提高戰機的生存率,在飛行員判斷出現失誤或者飛行員無法操作的情況下,智能飛控技術將自動輔助,甚至在飛機機翼一側被打成兩半的情況下還能繼續飛,並順利返回基地。而該智能飛控技術,將比現在的飛控系統更智能,更加先進,未來將是六代戰機的標配。

其實中國在飛控系統上,已經介入了智能化和信息化輔助手段。在運20戰略運輸機上,加入了人工智能程序和相應的硬件設施,在2016年介紹飛行員介紹運20試飛的時候,曾經說過如果飛機出現不正常的側偏,飛機會自動修正,這意味著運20在遭遇強氣流或者極端情況下,飛控系統的智能程序會自動讓飛機儘可能的保持穩定飛行,除此之外飛控系統的計算機還會自動提示飛行員哪些地方發生故障或者有問題,這是世界上大部分運輸都沒有的。

殲20同樣也介入了智能化程序融入飛控系統,殲20作為當今世界最強大的隱身戰鬥機,其信息化和智能化非常的突出,殲20擁有態勢感知系統,智能化計算機系統輔助飛行員處理這些信息和數據,分擔飛行員的壓力。

在無人機領域,中國同樣也引入了智能化飛控系統,尤其是最近幾年出現的新銳無人機,這些無人機,不僅具備自主巡航和偵察的能力,還能智能選擇最安全的路線進行飛行,即便脫離了地面的操控,無人機也會自己飛回基地,這些都是智能化飛控系統的例子。

1983年一架以色列國防軍F15戰機和4架A4N天鷹攻擊機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邊境地區進行空戰模擬訓練。訓練過程中F15戰機和一架A4N天鷹攻擊機發生碰撞,A4N天鷹攻擊機受到撞擊後,變成一團火球而墜毀,A4N天鷹攻擊機飛行員跳傘成功,而F15戰機卻被撞掉了一大半一側的機翼,從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到受損後的F15在飛行中,受損一側的機翼拉出的氣流,其實這架F15受損一側的機翼並沒有完全失去升力,而是還有一小部分機翼為戰機提供升力,當時飛行員並沒有注意這個情況,戰機也沒有報警或出現失速的情況,依靠飛行員膽大技藝,穩穩的將戰機飛回了基地。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戰機是在受損一側沒有完全失去升力的情況下飛回基地的,但是事後飛行員講述了,在將要降落的過程中,戰機出現較大失衡,飛行員依靠自己的技術慢慢修正最終平穩的將戰機降落。

在空中,飛行員會遭遇意想不到的情況,一旦處置不力,會造成墜毀事故。美國在研發智能飛控系統方面很給力,美國空軍曾經用智能飛控系統用來操作一架F18模型飛機,在這架模型飛機一側機翼破損一半的情況下進行飛行,在智能飛控系統的輔助下,這架模型飛機安全的降落,得出的結論是,智能飛控系統技術有利於飛行員的安全,同時為飛行員判斷做出參考,而且在飛行員沒有信心將飛機控制好的情況下,智能飛控系統會接受,幫助飛行員控制好飛機,讓受損飛機安全降落。

智能飛控系統的發展不僅有利於軍用飛機,也有利於民用飛機。智能飛控系統技術會幫助飛行員更好的操控飛機,即便飛行員無法操控飛機,智能飛控系統技術也將會盡可能的自主修正飛機穩定性,儘可能的保住飛機。在飛機失控的情況下,智能飛控系統就顯得更為重要,在航空電子科技發展的今天,一系列飛行中遇上的問題都會在智能飛控系統上得到很大的改進和提升。

而對於六代機,智能飛控系統將是標配,提升六代機的綜合性能和安全性,降低飛行員的負擔,提高作戰效率。智能飛控技術還是安全風險的評估員和控制器,在飛機進入失速情況下和極有可能導致飛機墜毀的操作下,智能飛控技術將自動修正和提示輔助飛行員規避風險。中國搞智能飛控系統技術是比較早的,在中國現役的軍用飛機和無人機方面,中國的智能飛控系統已經實用化,相信在六代機領域和未來發展智能飛控技術,中國的智能飛控技術將是世界一流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