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思維助價值觀教育煥發活力

數據本身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和方法,更是一種創新性的思維方式。充分運用這種新思維,將驅動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發生深刻變革。

高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至關重要,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進一步凸顯了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海量的信息與豐富的媒介,使青年學生能夠以更高效、便捷的方式獲取知識,但與此同時,互聯網浪潮所帶來的“信息爆炸”以及“虛擬空間”的高度自由化,都無時無刻不在衝擊和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很容易讓他們陷入茫然無措和選擇困境。因此,如何讓大學生在多元文化中堅守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成為一項艱鉅任務。

大數據思維助價值觀教育煥發活力

請輸入圖片描述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給當前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發展帶來新思路,大數據本身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和方法,更是一種創新性的思維方式。充分運用這種新思維,將驅動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發生深刻變革。

加強數據化分析

龐大的數據量和繁多的數據類型是大數據時代最顯著的特徵,也是推動各領域發生變革的基礎。對於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現其各方面內容的充分數據化是大數據思維的最初體現,也是該領域進行創新發展的前提。以往數據收集的渠道和能力有限,只能採取抽樣調查的方式將部分教育信息數據化,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得全樣本統計成為可能。例如,通過校園卡管理系統及各種網絡平臺,可以將學生的行為表徵、輿論觀點與思想態度轉化為可視化的數據信息。另外,教學和管理體系的互聯網化,也方便了教育者對教學內容、管理方式與評價體系做數據化處理。在此基礎上,可以建立一個完整、全面的價值觀教育數據庫,並據此展開多維、深層的教學分析。一方面,以可視化形式清晰、準確地呈現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現狀,包括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教師的教學實踐等,據此調整教學方法和管理體制。另一方面,正如大數據研究學者舍恩伯格所指出的,“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通過數據分析與建模,教育者可以對未來學生的思想發展趨勢做出預判,制定科學的教育決策,確保未來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順利推進。

拓展新媒體平臺

大數據時代不僅僅意味著信息量的龐大,更意味著信息傳播方式的多樣性與實效性。各種新媒體網絡傳播工具層出不窮、日新月異,這對傳統課堂教育的主導地位造成很大沖擊。結合新媒體工具拓展教育平臺,成為當前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然選擇。一方面,學校要積極構建和優化各類新媒體平臺,將其作為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引領輿論導向的重要陣地,通過官網、論壇、微信、微博等多種渠道,以視頻、圖片、語音和文字等多種方式來引導和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迅速轉變思維,掌握和應用新媒體工具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同時,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由說教灌輸式的教育者轉變為引導輔助式的教育者,加強在新媒體平臺上與學生的互動,通過在線問答、探討、評論和點贊等方式來吸引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瞭解和學習。

創新話語體系

大數據時代不僅給多元的價值觀念提供空間和平臺,也推動了價值觀話語體系的創新,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話語是觀念的載體,豐富生動和符合時代潮流的話語表達更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價值判斷。例如,網絡語言和流行詞彙往往最先在青年群體中傳播擴散開來,併成為青年定義和表達自我的標誌。因此,高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當前的發展創新中,要運用大數據技術和理念不斷豐富與完善自身的話語體系,與時俱進,努力在多元話語體系競爭中獲取主導權。在具體的改革實踐中,高校應首先創新價值觀的表達方式,多平臺、多角度和多方法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使其煥發鮮活的生命力。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要更接地氣,貼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努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和認識。再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努力跟上價值觀話語體系創新的步伐,將新話語應用到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實踐中,加強大學生接受價值觀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價值觀話語體系創新是一項持續性工作且意義重大,它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活起來,並在大數據時代獲得話語主導權。

加強個性化指導

舍恩伯格曾說,將大數據應用到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實現教育的個性化發展。在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大數據的應用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每一個個體學生的思想狀況有較為深入和全面的瞭解,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案。這是一場具有顛覆性的教育改革,它使以往的教學活動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和方式真正朝著符合學生需要的方向發展,並最終提高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接受和認可程度。在這場變革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轉變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方法,運用大數據技術跟蹤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尤其關注陷入思想困境的學生群體或個體,在幫助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其樹立健康、正確的價值理念。大數據也幫助教育工作者瞭解學生的個性愛好與學習風格,並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為其量身定製適宜的教育指導方案,如開展座談會或線上討論、觀摩教育影片或鼓勵其參與集體活動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產生良好效果。此外,學生也可以根據數據分析的成果自省吾身,並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自我教育,提高價值判斷的水平與能力。

規範數據倫理

大數據是一柄雙刃劍,在推動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改革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尤其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處理不當很容易引發青年學生的信任危機並對其造成長久的心理障礙。所以,規範數據倫理應被看作應用大數據技術創新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大數據思維的題中應有之義。

對於數據隱私和安全,可以從三個方面加強保障。首先,制定相關規則,對數據技術本身進行規範。例如,將數據的收集和使用相分離,加強對數據匿名化處理,尤其是剔除數據中明顯涉及個人隱私的標示,對數據的保存時間做出限定,劃分數據的保密級別等。其次,培養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數據道德意識,提高數據素養。教師在謹慎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同時,還要勇於承擔起保護學生隱私安全的責任。再其次,將數據保護提高到法律層面,加強對這個領域的立法活動,對濫用數據侵犯別人隱私及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予以制裁,建立數據安全的法律防線。

高校始終是大學生群體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礎平臺,因此應充分運用大數據思維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式與內容,在不斷迎接挑戰中引導青年樹立健康向上的、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價值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應不斷學習和自我更新,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改革創新。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數據化進程,加強對數據的研究與分析,掌握多種新媒體傳播工具,更新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話語體系、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和針對性指導,並且培養規範的數據倫理道德意識。總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適應教育大數據的發展趨勢,更要努力成為其推動者甚至引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