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近期陳曉卿推出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已然成為吃貨們茶餘飯後的談

資,目前這部美食紀錄片在視頻平臺的播出量已經達到了2.7億,這個播放量對於一部紀錄片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有些頭部的綜藝娛樂節目也未必可以獲得這個播放量。我想《風味人間》紀錄片的火爆或許可以將我國帶入紀錄片的新時代!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網絡上已經有不少談論《風味人間》的文章,從媒體到自媒體都從各種角度去介紹它,吃貨們可以從裡面瞭解到特色美食,紀錄片愛好者則是可以享受到一次與眾不同的視聽盛宴……

這裡就不再細聊《風味人間》這道主菜了,實際上我們可以聊聊配菜《風味實驗室》,主菜與配菜搭配著品嚐,或能品出不同風味。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美食的風味與美味應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美味是在描述食物本身受到的讚許,風味更多是在美味基礎之上談論食物之外東西(個人理解)。比如地圖上的中華美食,中餐的世界影響等等,《風味實驗室》就是這樣一個聊美食風味的節目,談飲食文化,聊墮落美食,講美食記憶等等。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伴隨互聯網誕生並與其共同成長的事物可能就是美食了,美食這個門類在中國,在中國的網絡上似乎已經成了顯學。從各類朋友圈的美食曬圖到微博上美食推薦,從各種直播平臺的美食吃播到網絡大V們的美食指南,甚至很多活躍在社交平臺上的老們多數也在享受著介紹美食的樂趣。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完全看著一個人在鏡頭面前吃飯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當然可以吸引一些宅男們的食色二欲,或者也能夠擁有不俗的流量,僅此而已。空有一個美食的骨架,沒有美食背後的文化的支撐,哪怕是一份上等佳餚端到面前頓時也會黯然失色不少。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瞭解到美食背後的故事,當我們再次面對到這道菜的時候,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不信你可以試試!

好比我常年生活的陝西,這裡有一種再普通不過的當地小吃——石子饃,在陝西生活了這麼多年,也沒有覺得有何特殊之處,只是一直默默無聞的存在於我們的身邊。然而遠在中東的伊朗也有著與陝西十分類似的石子饃,甚至它屬於當地民眾日常的美食之一,這就說明了石子饃具有著鮮人為知的傳奇故事,或許當初傳進來了不只小麥,還有做饃的手段。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當我瞭解到其中的故事後,再次經過路邊攤上售賣的石子饃會有別樣的感覺,想要去買上幾個去嘗一嘗。

《風味人間》細緻的講述某些食物的傳奇,將中外的不同名稱的食物聯繫起來,比如在歐洲的麵包、中國的包子,同樣時對於麵粉的利用,但是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歐洲選擇了烤的方式最終形成了麵包,中國選擇了蒸的方式最終形成了包子。不過《風味人間》主要是著墨在食物上面。《風味實驗室》為我們帶來了一些美食周邊,相較於《風味人間》,對於一個本身對吃沒有多高要求的人來說,我更期待《風味實驗室》。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各地對於美食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網絡存在一張流傳甚廣的美食地圖,將每個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美食都標註了出來。乍一看好像有幾分道理,不過細細評味,越覺得這份美食地圖的荒謬性。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正如嘉賓在節目中聊到的一樣,按照行政區劃來劃分美食地圖是極其荒謬的,實際上我們的美食並非是按照行政區劃來界定。比如陝西定義的美食是羊肉泡饃和肉夾饃,哪怕是關中地區的人也並非是每天都在吃羊肉泡饃,更何況陝南的飲食習慣與關中地區有著天壤之別,更接近與南方。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結合自身的經歷看到節目的聊天內容感到親切,此外通過節目可以瞭解一些自身經驗之外的有趣故事。比如白巖松在節目講到了一些他當時上學時候的一些食堂的故事,那麼美食就與白巖松那個時代的背景相結合起來。

相較於《風味人間》,更期待看到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凡此種種關於美食的故事、文化、習俗等等,會使得我更多的期待《風味實驗室》,看到美食,不如先一步瞭解美食背後的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