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到底該怎麼寫?你真的以為你寫的就是“詩”嗎?

詩歌的起源很早,朱光潛認為詩和舞蹈是一起起源的。

用韻的詩歌也很早,就目前流傳的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來說,它本身就是押韻的。王力先生通過多年研究將中國詩歌和韻文分為三個階段:唐代之前、唐代到五四、五四之後。

唐代之前,韻律就是由寬到嚴的過程,為了方便用韻,就有韻書出現,李登的《聲類》,呂靜的《韻集》,夏侯該的《韻略》,都屬於這類書,這種書都屬於私人撰寫,所以流傳不廣,直到隋朝陸法言寫出了《切韻》,才由於在後來得益於科舉考試,能夠不被歷史淹沒。

“詩”到底該怎麼寫?你真的以為你寫的就是“詩”嗎?

唐代之後,科舉考試確立,並且將《切韻》改成了《唐韻》,上升到了官書的地位,成為了舉子們共同遵守的用韻標準。到了宋代,《唐韻》改為《廣韻》,後來經過流傳,將韻部合併為一百零八個,成為今人熟悉的平水韻。

五四之後,新詩興起,用白話文寫作,和上面的就是不同的問題,這裡就不贅述了。

寫詩的時候除了用韻之外,還要講究的就是平仄和對仗(對偶),如果說近體詩必須嚴格遵守這些規範,就算是古體詩越能夠完全脫離這些講究。

提到平仄,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沈約。他是南朝的大才子,二十四史之一的宋書就是出自他手,他最先發現了漢語之中的四聲八調,並且命名為平、上(三聲)、去、入,上(三聲)去入統稱為仄聲。

“詩”到底該怎麼寫?你真的以為你寫的就是“詩”嗎?

依照詩的規律,每兩個字一個節奏,平仄之間相互轉換。而且一般的近體詩都是用平聲做韻腳,是便於歌唱的緣故。

近體詩中的對仗是詩歌需要注意的一個原因,不僅要避開同一個字的重複,還要注意平仄的相對。

近體詩中不論是絕句還是律詩,甚至是排律,只要是用韻,就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能夠換韻也不能夠出韻,在科舉考試的時候,如果寫的詩出韻是相當嚴重的,直接就是不及格,因為這個人根基不牢。

人們總有一種嚴重的錯覺,容易被字數迷惑,八句四十個字就是五律,五十六個字就是七律,實際上也有可能是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

前人就關於學習寫詩就有很精闢的論述:學詩要從老杜學起,不能學習韓愈和陶淵明,韓愈和陶淵明並沒不好,而是他們才華橫溢,如果學不成就會四不像,而學習老杜即使學不成,最後寫不出老杜的意境,也能夠學習出老杜的工整。

如果用白話總結一下,就是說學習老杜最後起碼能夠叫詩,如果從其他的人學起,最後學不成,那些東西都不能夠叫詩。

而且,詩的韻腳,不要說成“an”,平水韻中那叫“十五刪”。

“詩”到底該怎麼寫?你真的以為你寫的就是“詩”嗎?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但是不代表每個人都一定是詩人,我們可以欣賞感慨唐詩和宋詩之美,也可以主觀的認為某人的詩自己喜歡或者厭惡,這些都沒有問題。

但是並不是將幾句話縮寫成為相同的字數之後就說成是“詩”。而不要在不懂平仄的情況下說成創新。

並不是成為運動員之後才有資格運動,所以寫詩也不是詩人的專利。但是如果一方面享受著讀者不受限制的創作,另一方面還要認為自己是權威對詩歌指點江山,這未免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詩”到底該怎麼寫?你真的以為你寫的就是“詩”嗎?

有的人打著創新的幌子,為自己的無知庇護,一定要知道,詩歌能夠走到今天,一直在創新,而那些創新的人,不是連最起碼的基礎都不懂,還口出狂言之人,而是那些完全掌握了舊的知識,才想著去改變現狀的人。

魯迅和胡適都是白話文改革的旗幟,他們不會寫文言文?大錯特錯,他們都是文言文高手,而且魯迅的近體詩更是廣為傳頌,最著名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人盡皆知,可是他提倡白話文,正是說明唯有真正消化了想要革命的東西,才能夠在原來的土壤上結出新的果實。

想創新?想不要平仄寫近體詩?先把基礎弄明白再來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