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逐過的NBA球星

NBA聯盟這個“人才市場”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籃球巨星,每一個球星引領了一個時代,也承載了一代籃球迷的青春:70後的人喜歡喬丹,80後的人喜歡艾弗森、科比,90以及00後的人可能更喜歡水花兄弟。

對於80後的籃球迷來說會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一、中學時期,臥室貼滿了球星的海報,課桌裡則是塞滿了體育雜誌。

中學時期開始接觸NBA,那時候學業緊張,父母親不允許看電視,更別說NBA比賽了,手機還算奢侈品,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因而只能省吃儉用將零用錢存起來去書店購買《當代體育》、《體育世界》等雜誌用來了解NBA新聞,查看自己喜歡的籃球偶像動態;如果雜誌裡面夾得是喜歡的球星海報則會是意外之喜。在課間休息時同學們圍坐在一起翻看著雜誌嘰嘰喳喳的討論著:“麥迪最厲害了,科比才是最強的人”。放學回到家,在臥室裡複習功課,每當學習累了,看著牆壁上貼滿的科比海報,站起身來總會情不自禁的模仿科比做幾個投籃動作。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逐過的NBA球星

二、大學時期,同學們圍坐在電腦前吶喊感嘆甚至為裁判的判罰叫罵著,彼此爭執的面紅耳赤。

進入大學後,彷彿似脫韁的野馬,對於小編喜歡科比,因而關於湖人隊的比賽場場不落,甚至不惜逃課。大學宿舍裡每人都配備了一臺電腦每當有NBA的比賽時同學們會擠在一臺電腦前觀看,氣氛熱烈而又緊張,時不時的會為某一球星的發揮感嘆太牛逼了;或者是叫罵著這球投的像沒吃飯似的;或者為裁判的判罰是否正確爭得面紅耳赤。沒有比賽時則會把過去NBA比賽的視頻重新找出來不厭其煩的看著,感覺一點都不膩歪,其中尤以麥迪時刻35秒13分,科比屠龍狂砍81分的比賽集錦觀看最多,不下百遍。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逐過的NBA球星

三、參加工作後,喜歡的球星都已退役,對NBA的熱情逐漸消退,直至不再觀看。

參加工作後,大家每天都在為事業與生計疲於奔命,空餘時間本來就少,觀看NBA就顯得彌足珍貴,可是看到伴隨著自己成長一路走來的那些個自己喜愛的球星都已經退役,不禁覺得此時的NBA非常陌生,儘管它仍就十分精彩,但自己卻已不再想參與其中。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逐過的NBA球星

總之,一個球星,一個故事;能抓住的是回憶,捉不住的是時光。青春已逝 回憶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