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G是什麼?5 G能給生活帶來什麼?為什麼美國如此“關心”華為?

5 G是什麼?5 G能給生活帶來什麼?為什麼美國如此“關心”華為?

5G已經引起了空前的炒作

在移動電話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一項新技術在推出之前像5 G這樣受到如此多的宣傳。似乎移動電話運營商、手機制造商和設備供應商都陷入了一場規模龐大的瘋狂的全球性的遊戲,它們試圖宣稱自己是第一個利用這項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公司。但風險是巨大的——天文數字級別的投入,卻不一定能得到及時的回報。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手機首次出現以來,該行業已經推出了幾代新的網絡和技術。上世紀80年代早期的模擬“磚頭”手機被2G(90年代)GSM、數字及國際漫遊服務所取代。3G(2000年)提供了更好的互聯網連接,而4G(2010年)提供了真正的寬帶體驗。

5G現在已經是第五代了,但儘管媒體對其數據能力的大幅提升(不到一分鐘就能下載一部高清電影)給予了相當大的關注和關注,但僅僅關注它的速度是不夠的。

新一代的技術

歸根結底,每十年左右就推出一項新技術是不可持續的。因為新的無線電頻譜頻段需要支付鉅額許可費,新的網絡基礎設施需要建設,與現有基礎設施相配套的新技術相關的管理成本也會增加,因為要同時保持前幾代網絡的正常運行。例如,英國運營商在準備推出5G的同時,繼續支持2G、3G和4G。

那麼,5G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對於用戶來說,5G網速將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引用的數據從100Mbps到20Gbps不等(這比4G網速快1000倍)。

當然,這是我們對越來越多的在線內容,尤其是視頻,看似貪得無厭的需求的直接回應。但是5G不僅會給手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它也可以成為通過固定無線接入(FWA)(使用無線移動網絡技術而不是固定線路)為家庭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的另一種方式。

5G技術的第二個亮點是它的反應速度,也就是對網絡的響應能力。對於4G,這是目前大約40毫秒。然而,5G可以將增強移動寬帶(eMBB)應用程序的延遲降低到10毫秒。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意義不大,但對於虛擬現實、互聯和自動駕駛汽車等專業應用程序的有用開發來說,這可能至關重要。在這些應用程序中,即使是很小的延遲,也能帶來很大的不同。

5G對運營商意味著什麼?

對於運營商來說,好處是很多的。更高的頻率和新的MIMO(多點輸入和多點輸出)天線技術將提供更好的覆蓋範圍和更大的容量。這將確保用戶體驗的一致性,即使在人口密集需求旺盛的地區。

改善覆蓋範圍對於物聯網的運行也至關重要,在物聯網中,大量傳感器、嵌入式系統和設備將需要通過無線互聯實現數據共享。

5G支持的技術也將允許運營商通過相同的網絡向不同的群體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但採用更好、更有管理的方式。通過創建面向服務的網絡,而不是不斷地用新的網絡替換,從而消除了對6G的需求,並允許以前的網絡延遲退役,這就證明了基礎設施的未來。

5G技術進展迅速。5G原本計劃在2020年投入商用,但現在已經提前了一年。第一次正式標準批准2017年12月,手機將出現在2019年第一季度與定價預測(£600英鎊)左右,和英國運營商宣佈商業發佈日期在2019年年中開始。

但5G的推出速度將主要由需求驅動,鑑於4G和更早一代網絡的鉅額投資,5G必須用實際收入來支付。

誰為高昂的5G推廣費買單

5G技術的研發和5G基礎設施的鋪設需要的資金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2018年4月,英國移動運營商花了11億英鎊許可證費用獲得新發布的3.4 ghz的無線電頻率和每個承諾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建立新的5 G服務。所有這些都支出都不可能在近期得到回報。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地將服務貨幣化呢?最終,問題是4G對大多數移動用戶來說已經足夠好了。考慮到5G給運營商帶來的大部分好處要麼是隱藏的,要麼對日常用戶幾乎沒有直接好處,單憑更高的下載速度又能有什麼價值呢?

因此,5G的成功將取決於運營商及其批發合作伙伴開發超越傳統移動服務消費者的新市場。它可能從提高當前服務(如視頻)的容量,或為校園或商業網站量身定製的網絡改進功能開始。

然而,最終,投資者將不得不從長遠考慮,並將目光投向互聯汽車、物聯網和其他未來主要技術背後的行業。

美國為何對華為虎視眈眈

中國的華為公司是全球移動通信領域的主要玩家。華為已經在5G網絡技術的佈局方面牢牢地把握著領先優勢。它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簽署了30個大合同,並正在和50多個無線運營商進行商業化測試。華為擁有世界上最多5G技術專利權。雖然在美國市場遭到美國的刁難,華為藉助其硬件和價格上的優勢,在全球站穩了腳跟,亞洲、歐洲、美洲、非洲都有華為的合作伙伴。它是世界最大的通訊設備製造商,去年,它超過蘋果公司成為第二大手機供應商,預計2020年超過三星公司,坐上全球第一的交椅。

由於在電信設備領域,美國沒有華為的重量級全球競爭對手。這家中國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瑞典的愛立信(ERIC)和芬蘭的諾基亞(NOK)。但多年來,它們一直在虧損和裁員中苦苦掙扎,而華為卻一直在奮力前行,年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在中國建立了強大的基礎,積累了知識產權,這將有助於決定5G的未來。

出於“美國優先”的考慮,美國當然不願意看到華為在5 G領域獨領風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