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風光的“網紅”作者,也是出版業的廉價勞力

人前风光的“网红”作者,也是出版业的廉价劳力

我認識一個編輯朋友,她做一個網絡紅人的作品集子。

我還認識一個編輯朋友,他做一本網絡紅人們的作品集子。

這兩個集子的內容,我比較熟悉,是網絡上正流行的情感雞湯,有的是愛情有的是職場有的是生活,總之是一個一個短故事。

做一本同質內容的書,我這兩位編輯朋友的的狀態卻截然不同。

做單一紅人作品集的女編輯,非常用心。閱讀了紅人的既有的稿件,確定了圖書的風格之後,一方面剔除了部分風格不符的稿件,一方面讓紅人繼續按照確定的風格新補充了一些。她的說法是一本好書要保證整體氛圍一致,不然用心的讀者會看出來的。說得挺玄的,反正我也不懂,淨看著她費時費力。

那段時間吃飯或QQ上聊天,她除了很開心地說好累啊之外,就說這本書。跟各種人溝通,文案、裝幀、用紙,營銷方案、宣傳發稿節奏,還什麼預算成本排期。不就一本30塊錢的書嘛,搞得跟公司IPO要上市似的。

人前风光的“网红”作者,也是出版业的廉价劳力

另外一個男編輯朋友,我覺得他就聰明多了。他同時做了好幾本類似的,也沒見他多麼累,也沒見他操啥心,一個月就拿了三本圖書的績效。

我看他日子滋潤,就鼓起勇氣請他吃了個晚飯,特地向他取經。

我說:“我也想當圖書編輯,但書念得少,不像你這麼有文化,但也想學一學,糊個口。”

他說:“你什麼學歷。”

“本科。”我沒好意思說是二本。

他說:“那綽綽有餘,我專科,畢業就來這裡做了。”

我趕緊馬屁:“那你自學成材啊,小弟佩服,來喝一個。”

我不喝酒,但就一喝,通常這話匣子就算開了。

“其實做書啊,簡單,先給你說有這麼一個神奇的網站,”

“58同城?”

“不是,這廣告都過時多久了,你老土,別打岔。我說的這網站上面,有一堆人喜歡發自己寫的文章,大部分狗屁不通,但凡語句通順的,都有好多粉絲。”他說的這網站我比他更早知道,我也是這個網站的資深用戶,可我就沒這個天賦,只聽他繼續講著,“我就把那些粉絲多的一個一個關注,裡面有好些個人天天寫,推薦、喜歡數很高,想看不到都不行,我就看了幾篇標題,都是些小故事,都是教人怎麼好好過日子的,要不就是講自己好好過日子,要不就講自己如何如何慘,都不長,我覺得有市場。你想,我是個編輯啊,得尊重版權,我馬上給這些作者發信,先恭維一下他們文章寫得好,一直在關注,然後說我要做一本書,計劃選用你的某篇稿件,稿費每篇四百。一氣兒發了50多個,當天就收到了20個確認,馬上就做了一個選題表給主編報,主編也說有市場,就過了。當天就把稿子複製粘貼進文檔,取一個長長的、聽起來溫暖人心的書名,接下來,等圖書出版,等月末績效工資,完了。”

人前风光的“网红”作者,也是出版业的廉价劳力

“厲害!”我由衷佩服,“但是有幾個問題,我還要詳細請教一下。”

“知無不言!”朋友豪氣萬丈。

“稿費,不會虧本嗎?”我問。

“不會,你看,我約了20篇稿子,平均每篇差不多三千字,排版松一點,6萬字完全夠了。但稿費成本是八千塊,主編給我的預算是千字二百,總共一萬二,稿費還還多出四千呢。這都算高了,有好些人,特別窮酸,你只要用他的稿子,不給錢他都願意,到時候出版了給他一本樣書,高興得更什麼似的,還要到微博上跟朋友們說他的書出版了,白得一個免費廣告。多給一百也值!”

“那一本書賺多少呢?”我繼續問。

“定價30,算一萬冊,毛利七八萬吧,只印五千冊也有得賺。回頭電子版還可以賣給好幾家平臺,又是一筆收入。反正這20個作者,每個都有上萬粉絲,本來這樣的主題就有市場,一分錢宣傳成本都不用花的。”他說。

我似乎有點明白了,又問:“這東西有沒有市場,可是個很高深的學問,我看最近都在說大數據,好像跟這個有關。”

“扯,你忘了你嫂子啦,哦,前嫂子,我倆還在一起的時候,她就淨看這種書。”

“嗯,我一直覺得嫂子是個讀書人,挺文藝的。”

“對,挺文藝的,就是不愛吃早午飯,省下錢來喝咖啡。也沒見瘦下去。”

“你就這樣跟嫂子分的?”

“哪能啊,你哥我是那樣的人嗎!”

“那咋回事,我覺得你倆挺和諧的,多少人羨慕呢。”

他喝了一大口酒,緩緩吐出一口氣,說道:“全怪剛才跟你說的那網站,其實我一開始不知道那裡有好多傻逼作者,我本來是衝著約炮去的。”

人前风光的“网红”作者,也是出版业的廉价劳力

這頓飯請得踏實,學到了不少高精尖的知識。但想到那位在大出版社的女編輯朋友的工作狀態,心底還是沒譜。於是我又約她出來吃了個飯,並把昨晚的事情都說了一下。

女編輯有點無奈地說,是這樣的,這圈子亂,魚龍混雜,認字的都可以當編輯,寫字的都想出書。

我說,你也可以簡單一些,像那位男編輯那樣,不必把自己搞得那麼累。

她說,哪這麼簡單,我跟他的根本不同在於,我是做書,他是攢書。我要對作者負責,作者也要對自己的書負責;他不用,他的那些單篇作者們也覺得自己對這本書沒有話語權。

我問:為什麼。

她說,那20個作者,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只是二十分之一,是極小的一部分,所以對圖書的製作、營銷包括稿酬,就算有意見,也不敢提,敢提的也就是象徵性問問,被否決也沒有異議。跟股市裡的散戶一樣,隨行就市隨波逐流,也有點像人民群眾,自己的利益都指望人大代表。

但問題是,這裡面沒有一個是大股東,也沒有代表。有異議,那編輯不用你這篇稿子就好了。所以演變成了這20個作者的整體利益被編輯和出版社瓜分掉。

比如,按照一萬冊、10%的版稅計算,作者的收入是3萬,每個作者1500元,按照剛才說出版社的收入是25%,那麼就縮減為了15%,一來一去就不少了。還有電子版權的收入,作者自然是一分錢沒有的。這都是作者利益被變相侵害,有些作者自己也是知道的。

其實要解決利益被侵害的問題,只要這些作者聯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那麼就有議價權,就有要求出版社投入更多資源的權利了。這樣,單篇稿費增加,並且總體銷售增加,最終收入則是兩者的乘積,多好的事啊。

我說,這不大現實吧。

她說,當然不可能,文人要是能齊聚一心,我們早就超英趕美啦。

但是他們可以選擇不合作呀。我說。

她說,有這氣節的可不多,我見過的這麼多紅人裡,就一個譭譽參半的傢伙做到了。一個公眾號轉載他的文章沒通知也不給錢,但是有署名,他就不準別人用,別人說我粉絲多而且本來就是非盈利分享閱讀,轉載可以幫你出名呢,他也還是拒絕,說你是營銷號是可以獲利的必須給錢,最後終於讓對方撤掉了未經允許轉載的文章。

我說,這人是不是有點傻,反正他自己是免費髮網站的,也沒錢,營銷號用了也可以擴大他的知名度啊,他的文章只是營銷號轉載的無數文章中的一篇,能給營銷號帶來多少利益呢。

她說,你這就是短視,跟上面提到的那些人有什麼不同,要有勇氣拒絕利益被侵害。雖然看起來自己有了收益,但長遠來看,這個就是對自己這個族群整體的傷害。我覺得那個不妥協的傢伙,才是不惜損害自己個人的利益而維護了這個族群整體的尊嚴。不過可能他自己也沒想到這麼多就是了。

人前风光的“网红”作者,也是出版业的廉价劳力

我說,看起來你很佩服他啊,我認識嗎?

她說,你認識的,這傢伙,每次發言都有一半人喜歡,一半人恨不得拉黑他。

我說,讓人又愛又恨這不是人生最高境界麼?

她說,但是他曾經對於這樣一個描述表示過憤慨——“不要一見到戴眼鏡的圓臉胖子就說是我!”——你覺得這樣的外貌我會看的上麼?

人前风光的“网红”作者,也是出版业的廉价劳力

跟單身女編輯聊天,總是會扯到個人問題上,這飯沒法吃了。下午還得叫上朋友去踢球,而我的工作看起來也還是沒有著落。

人前风光的“网红”作者,也是出版业的廉价劳力
人前风光的“网红”作者,也是出版业的廉价劳力人前风光的“网红”作者,也是出版业的廉价劳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