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機撞上鳥群,引擎熄火,機長做了一個決定,成功挽救155條生命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的一架空客A320飛機準備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前往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這次航班上總共搭載了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

飛機失事

起飛後1分鐘,飛機撞上了一群加拿大黑雁,這群黒雁導致飛機的兩個引擎同時熄火,飛機失去了動力,飛行高度在不斷下降。

客機撞上鳥群,引擎熄火,機長做了一個決定,成功挽救155條生命

機長沙林博格馬上聯繫了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報告了發生的緊急情況,並要求返航。管制中心給了機長兩個選擇:一是返回拉瓜迪亞機場,二是前往新澤西的帝特波羅機場

但是機長沙林博格認為兩種方案都不理想,因為以飛機目前的高度已經不可能滑翔到這兩個機場,況且這兩個機場都要經過人口稠密的市區,一旦發生意外,機上人員無法逃生,而且會給地面造成大量傷亡,後果將不堪設想。

客機撞上鳥群,引擎熄火,機長做了一個決定,成功挽救155條生命

於是,機長做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在哈德遜河面上進行迫降。

大膽決定,危機重重

將飛機在哈德遜河面上進行迫降其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飛機在迫降過程中,發動機首先接觸河面的話,飛機將因水面的鏡面效應“急轉彎”或翻滾,甚至導致機身解體。

不過機長首先安撫了乘客們的情緒,客艙裡開始播放廣播要求乘客做好緊急迫降準備,機長沙林博格用十分鎮定的語氣告訴乘客,我們將安全地返回地面。

客機撞上鳥群,引擎熄火,機長做了一個決定,成功挽救155條生命

副駕駛斯基爾斯一直嘗試著重啟發動機,不過無濟於事。同時機長核對著緊急降落的步驟。隨著襟翼伸出,飛機正式進入了緊急迫降程序,這時的高度只有250英尺(76.2米)空速170節(129千米/小時),副駕駛斯基爾斯逐一報出空速和高度,讓機長有足夠的注意力操控飛機。乘客們看著窗外的哈迪遜河,開始做好逃生準備。

在飛機快要接觸水面時,機長沙林博格操縱拉高飛機機頭,飛機機尾首先觸水,其後以機腹接觸水面滑行,飛機左側的一號引擎於水面滑行期間脫落沉入河底。最後,飛機於曼克頓附近停止滑行,機身大致保持完整。

客機撞上鳥群,引擎熄火,機長做了一個決定,成功挽救155條生命

然後飛機開始慢慢下沉,緊急疏散程序立即展開。當時機上的乘客都保持秩序,讓婦孺先離開機艙;機長負責指揮疏散,並且兩次仔細檢查機艙是否仍有乘客,確定所有乘客離開後才最後一人離開客機

結果機上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獲救,這次事件也被稱為“哈德遜河奇蹟”。

事件10週年

如今,號稱“哈德遜河奇蹟”的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十週年,67歲的機長沙林博格早在2010年退休。

客機撞上鳥群,引擎熄火,機長做了一個決定,成功挽救155條生命

事故發生後,很多人都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但是每年退休的機長都與當年的倖存者們舉行聚會,給乘客和機組成員們一個向彼此傾訴的機會,幫助和支持他們應對事故後的心理創傷。

改編成電影

2016年,美國華納兄弟根據“哈德遜河奇蹟”出品一部叫做《薩利機長》的電影,電影中哈德遜河的飛機營救戲拍攝地就是2009年1月15日真實營救的地方。

客機撞上鳥群,引擎熄火,機長做了一個決定,成功挽救155條生命

世間大量真相都不讓說,想獲得更多可點擊“瞭解更多”,找到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