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丨社區生鮮店,新零售領域的“必爭之地”?!

近段時間,以社區為中心的生鮮超市不斷湧現。從“本來生活”等O2O生鮮電商的出現,到“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等電商巨頭入局,再到“永輝mini”“盒小馬”等社區生鮮店的遍地開花。

電商為何如此青睞生鮮市場?新出現的社區生鮮店又能否引領新零售的風潮呢?

记者观察丨社区生鲜店,新零售领域的“必争之地”?!

永輝旗下新推出的永輝mini業態近日在北京方莊開出首家社區店,其中,蔬菜水果、肉蛋水產等生鮮產品佔據了一半以上的空間,另外還有米麵糧油、調料速食等圍繞餐廚場景的商品及少量日用百貨。永輝mini社區店的出現,背後是社區生鮮店的快速興起。

趙小姐是北京市一名白領,熱衷於網購生鮮產品的她,最近卻被家門口的一家生鮮店吸引。

以前,我總是在網上購買生鮮產品,可是由於物流效率的原因,常常產品品質無法得到保障。現在家門口開了這種生鮮店,價格和網上差不多,貨品卻更加新鮮。

記者調查發現,作為離消費者最近的社區生鮮店,正在引領一股新零售創投風潮,是新零售領域除了便利店業態之外,為數不多的受得資本追捧的一個細分賽道。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整個商品零售額中有15%以上是通過網上實現的,但是生鮮產品在網上銷售的比例還不到3%,在網絡銷售已經達到消費瓶頸的時候,生鮮產品這其中12%的差值使得各家電商看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中國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

分析,萬億級的市場規模是電商紛紛入局的主要原因。

生鮮電商的滲透率只有3%,對於我們大的生鮮市場,整個如果放大了看,大概10萬億,小的也有5萬億。那麼,3%如果滲透到10%或者滲透到15%的話,就是萬億市場的規模,這肯定是一個大蛋糕。

而在零售業中,生鮮是聚攏消費者、提高黏性且構建消費場景的重要品類,但相對於大的生鮮賣場,社區生鮮店的目標客戶更加精準。以永輝為例,如果說永輝超市的覆蓋半徑是5公里的話,那麼永輝mini的覆蓋半徑僅僅只有1公里。

電商觀察員魯振旺看來,高效的物流速度和低廉的物流成本,也使得無論是社區生鮮店在消費頻次和用戶粘度上都大大優於大型生鮮賣場。

记者观察丨社区生鲜店,新零售领域的“必争之地”?!

幾百米跟幾公里相比,距離還是更近一些,它可以實現更高頻次的需求。假如你在一個社區店裡面的,可能像幾百米的訂單可以很快速的推送更多單。但是,假如說你都是在幾公里之外,一次配送需要很長時間,也送不了幾單。所以從物流時效性和成本來說,社區生鮮店更具備優勢。

此外,伴隨著全渠道零售的深入人心,開通線上業務成為多數實體店的選擇。財經評論員單仁認為,各大電商也可以通過社區生鮮店用戶的高黏性提升移動支付的端口。

對於所有的消費者來說,一旦使用什麼樣的支付方式,習慣了就可能去排斥或者可能會慢慢地弱化其他的支付方式。所以,對於騰訊或者阿里來說,他們未來搶的會是用戶場景,關鍵的關鍵在於搶支付這部分領地。

電商觀察員魯振旺看來,高頻次的需求將使得社區生鮮引領新零售的風潮。

大家對於水果的需求頻次是最高的,沒有比它頻次再高的商品了。服務的話,有可能外賣是比較高的,但是就商品而言,水果的需求是高頻的。所以說,在新零售這個領域,社區生鮮是兵家必爭之地。

記者:鴻 昊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