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谷歌大拿指責攜程“大數據宰熟”,攜程慌了

前谷歌大拿指責攜程“大數據宰熟”,攜程慌了

3月11日上午,一向不承認“殺熟”的攜程低頭道歉。針對微博網友“陳利人”在攜程重搜機票價格貴了1500元一事,攜程發表道歉聲明稱,二次支付顯示無票是系統Bug所致,絕無大數據殺熟。

3月10日,微博用戶“陳利人”發文《攜程的牌坊塌了》。該文稱,他本人“在使用攜程過程中,偶爾會出現一些奇怪的情況。點擊支付後,告訴所訂的票沒有了,然後,重新搜索,就看到票價漲了,還是同樣的行程的票。”

網上,朋友圈,經常會看到一些傳言,不少的大公司,獲取了用戶的信任後,就會利用“人工智能”來玩一些小動作,來殺熟。想想公司應該不會為了這麼一點小利益來傷害用戶的信任吧。但這次他親身體驗到了攜程確實在利用“大數據宰客”。

前谷歌大拿指責攜程“大數據宰熟”,攜程慌了

“陳利人”表示,他在攜程上查好了行程的票,總價格17548元,準備去支付時,發現沒有選報銷憑證,於是退回去,修正一下。然後,再去支付。結果攜程網頁顯示沒有票了,讓回去重新選擇。再次搜索時,價格變成了18987元,短短几十秒鐘,價格足足高出近1500元,“陳利人”退出軟件再次登錄,再次檢索後,發現還是同樣高了的價格。

前谷歌大拿指責攜程“大數據宰熟”,攜程慌了

最離譜的是,“陳利人”隨後下載了海航的App,註冊後發現海航官網同樣的機票價格僅為16890元,比攜程第一次提供的價格還低650元。也就是說,攜程的大數據在掌握了顧客要購買的目的地機票信息後,立刻將價格提高了2000多元。

前谷歌大拿指責攜程“大數據宰熟”,攜程慌了

“陳利人”在文章末尾表示,“這次,攜程的牌坊在心目中是坍塌了。如果再相信它,那就是傻,笨。毅然決然,以後只會用它作為查找行程的工具了。也希望其他的航空公司,酒店公司,應用和服務也做好的。用戶信任的建立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信任的毀滅只需一旦。請行業和商家好自為之吧。“

實際上,攜程“殺熟“的行為屢屢遭消費者投訴,但對這家在中國OTA市場排名第一的公司來說,依然屢犯不改,我行我素,並沒有停止宰客的步伐。

例如,今年2月份,微博大V“、鳳凰聯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小波就發文痛斥攜程欺詐消費者的不良行為,還不惜兩次拿出十幾部華為和蘋果手機,鼓勵用戶揭發攜程的消費欺詐行為,並卸載攜程APP。

此外,張小波發起的新浪微博話題“關於攜程說起來都是淚“閱讀量高達615萬,相關討論3102個。

不過,之前攜程對於用戶排山倒海的投訴都是沉默以對,堅決不認錯,張小波因此稱攜程為“鋼鴨子”,那麼攜程這次為何立馬出面道歉呢?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次攜程惹到了一位前谷歌技術大拿,攜程那點大數據宰客的把戲被看得一清二楚。

“陳利人”的微博資料顯示,他畢業於清華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所在公司是谷歌。

前谷歌大拿指責攜程“大數據宰熟”,攜程慌了

探長詢問業內人士後得知,這位陳利人是前谷歌技術負責人和軟件工程師,也曾自2012年出任盤古搜索CTO,2013年至2014擔任奇虎360移動搜索技術負責人。這樣一位搜索領域的技術大拿對攜程提出“大數據殺熟“的指控,其殺傷力不言而喻。所以從不對被坑的消費者道歉的攜程這次忙不迭的出來認錯了。

前谷歌大拿指責攜程“大數據宰熟”,攜程慌了

陳利人資料照片

但是,攜程沒有承認存在 “大數據殺熟”行為,只是表示,在機票預定程序中存在Bug。攜程稱,經過初步統計,該Bug只會影響到票量緊張情況下的少部分用戶,約1300名左右,涉及成交訂單約100個。攜程將逐一主動與客戶聯繫,承擔用戶因此產生的損失。

對於攜程將鍋甩給程序員的做法,陳利人在微博上表示,稍後會對此做出一個回應。也有名為“廚神小花“的網友指出,根本與程序猿無關。她3.6在攜程定了去日本的集票,想在確認下時間就沒有立刻付款。然而,兩分鐘後,該網友要付款時,攜程卻提示訂單取消,價格上漲!

前谷歌大拿指責攜程“大數據宰熟”,攜程慌了

在3.15前夕,攜程這個牌坊倒的有點巧,但正如陳利人所說的那樣,用戶信任的建立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信任的毀滅只需一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