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辦辦學資質的培訓機構,最後怎麼樣了?

那些不辦辦學資質的培訓機構,最後怎麼樣了?

這個冬天和往年相比顯得額外的寒冷,華為、中興、騰訊、阿里巴巴、京東、OFO、餓了嗎、滴滴......好像身邊聽得到的公司都出了問題。

這不教育行業新政的出臺,也是讓所有小夥伴們都捏了一把汗。

12月7日起,豐臺區執法共計檢查18家校外培訓機構,其中包括15家學科類培訓機構和3家藝術類培訓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中,只有2家證照齊全,3家無證無照,其餘均為有照無證情況。令人震驚的是包括學而思等知名培訓機構也“上榜”了!

學而思培訓機構在未取得辦學許可證的情況下違規從事中小學學科類培訓,豐臺教委對學而思進行約談和行政執法,並根據執法結果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最嚴治理政策頒佈已有半年,這一輪嚴令整治下,“無證無照”的機構校長們紛紛坐不住了,這半年討論的話題始終離不開“辦學資質”“辦學許可證”、“消防過審”等問題。

雖然網越收越緊,政策越來越嚴,但仍有很多機構心存僥倖心理,拖著不辦資質,希望您不是,不然會很慘,哈哈~

今天,小編就來聊聊當前形勢下,拖著不辦資質的培訓機構不同種“死法”。

那些不辦辦學資質的培訓機構,最後怎麼樣了?

了無牽掛死法:突然死亡法

目前大多數“無證無照”的教培機構均已被“就地正法”,不幸成為傳說中“突然死亡法”的現實版,辦學許可(證)你沒有也就算了,營業執(照)你也不去辦,這個就不是能力問題,這是態度問題了。

最曖昧的死法:死緩

對於有照無證的培訓機構(就是那種態度較好,能力尚且不夠的),主管部門通常柔性執法,給予一定緩衝整改期。

這是一種讓你漸漸接受現實不至於暴跳如雷的催眠死亡法,也可以理解為,真的是主管部門給了你時間和空間,讓你騰挪整改。

拿到“死緩令”的機構,還是有希望的!好好珍惜這個不長的整改期,通常也就是幾個月時間,儘快去準備各項申報材料,整改不符合條件的硬件設施,未來還是有非常大的機會轉正的。

最痛不欲生的死法:樹倒猢猻散

雷軍曾經說:只要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上天。意思就是,人一定要順應潮流,不要逆時代潮流而動,不要逆天。當下培訓行業最大的“天”,就是對無證無照培訓機構的整頓,你非要說,我不在乎,那麼麻煩就要開始層出不窮。

前幾年培訓行業監管較為寬鬆的時期做的風生水起的機構,如今家長開始變得警惕了,常常詢問學校的辦學資質,漸漸的老學員開始流失到有資質的競爭機構,學校收入開始減少,有點入不敷出。

最浪漫的死法:人鬼情未了

如果你也不想去那麼麻煩的辦資質,也放不下手上自己培養的員工和辛苦招收的學員,那麼就來一場浪漫的“人鬼情未了”:如果你的學校面積超過150平米(分校的最低標準),辦學質量還不錯,在魔都,你還是大有機會找個土豪“嫁了”。

大機構願意補償你幾十萬,還留你繼續擔任校長(願不願意是你的選擇),那就好好幫人站好最後一班崗,也是為了自己的團隊,也是為了你自己辛苦招來的學生。

那些不辦辦學資質的培訓機構,最後怎麼樣了?

還有一種情況:起死回生

不過雖然整頓教育培訓市場從地方到教育部到國務院都下發了一系列措辭嚴厲的文件,彰顯了國家規範教育培訓市場,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決心,搞得無證機構校長們惶惶不可終日。

但是仔細的朋友們也會發現有關文件埋了一個“復活節彩蛋”,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送審稿)》中再次(此前《徵求意見稿》也寫了)提出面向成人和提供提升素質教育的培訓機構可以直接登記,不需要獲得辦學許可證,具體辦法由地方政府教育部門進行規定。

如果《送審稿》獲得通過,而你又正好是做成人或者素質類的培訓,又要恭喜你,你復活了。當然,也有校長想要以課外學科輔導冒充素質教育,以此作為障眼法忽悠主管部門,那麼我贈他一句話:不作死不會死。當然啦!小編猜您肯定不會做這麼不明智的事。

俗話說“(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培訓機構雖說這次不一定傷筋動骨,但走向規範是大勢所趨,行業集中是商業規律。有夢想、有勇氣的校長還是要未雨綢繆,為改變個體事業前途而努力。

種豆得瓜,有因必有果,拖著一直不去辦培訓資質的後果,現在你知道了吧。

最後想問問各位小夥伴們,沒有“辦學資質”的你們,覺得這個冬天,冷嗎?


豐華國瑞(北京)財務顧問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國有控股注資的金融服務公司,是專業從事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類金融公司收轉註冊,工商註冊、財務代理、商標註冊、大額投融資、上市併購、股權轉讓、股權收購等各種資質審批的代理服務機構。針對各行各業,尤其金融行業等提供全方位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