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高手蘇寧易購,聯手阿里三年套現141億意欲何為?

核心提示:

蘇寧與阿里,三年多前交叉持股。如今蘇寧已不再是阿里的股東,而阿里依然是蘇寧的第二大股東。雙方珠聯璧合套現141億元,這為其“大展宏圖”提供了充足資本,其中阿里也如影隨形。但從當前蘇寧小店的表現以及創新實踐看,蘇寧易購攤大餅式的“全場景零售”戰略能走多遠?面對這一戰略壓力,手握2018年淨利翻兩番的業績,蘇寧未必能有心情笑得出來。

炒股高手蘇寧易購,聯手阿里三年套現141億意欲何為?

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寧”)再度上交了亮眼的財報,這家近30歲的零售元老,藉助智慧零售這股東風,似乎迎來了它的主場機遇。

2月28日,蘇寧易購發佈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蘇寧的營業利潤同比增232.60%(135.57億元),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19.19%(138.27億元),歸屬於蘇寧易購公司股東的淨利同比增216.20%(133.20億元)。

2018註定是不太平的一年,資本市場遭遇寒冬,大部分企業不得不裁員瘦身以求獨善其身。在大環境如此慘淡的背景下,網易電商的營收增速也由2017年的175.2%降到2018年的43.5%。

而蘇寧卻逆流而上,營業增速似乎毫無放緩跡象,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線上業務銷售佔比60%以上,成為拉動蘇寧營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電商時代被壓制數年的蘇寧易購即將迎來第二春?

炒股高手蘇寧易購,聯手阿里三年套現141億意欲何為?

“勁走”的蘇寧易購

2月12日,年味還未散去,蘇寧喜提萬達百貨37家門店的大動作就在零售圈刷了屏,這是一樁各取所需的生意。

自從2015年萬達提出“輕資產”轉型的戰略後,先後出售了酒店、文旅、海外地產、物管等資產,今年又將萬達商業中的萬達百貨賣給蘇寧,可謂一瘦再瘦,沒有萬達百貨拖後腿,財報也會更加漂亮,如此也算是為國內IPO做足了準備。

“這是蘇寧2019年全場景零售佈局的重要落子。”蘇寧創始人張近東對外界作出回應。對於接盤者蘇寧,近幾年來一直致力於構建全場景零售業態,已經由家電、3c數碼逐步擴展到母嬰、服飾、體育、超市等眾多領域,此次又涉足百貨,業態越來越豐富,蘇寧零售品類的版圖也漸趨完整。

至於收購後的進一步動作,蘇寧時尚百貨集團總裁龔震宇給出了說法:“收購萬達百貨後將通過輸出智慧零售CPU的能力,打造全新的百貨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完善全場景、全品類佈局。這意味著,萬達百貨將成為蘇寧對百貨行業進行智慧零售輸出的樣本。”

將萬達百貨收歸旗下後,蘇寧又向快消品行業發起進攻。

2月14日,蘇寧正式宣佈成立快消集團。其官方表示,快消集團將統籌管理線上超市、蘇寧小店、蘇鮮生以及紅孩子的商品運營管理,集中採購、招商和人力資源,加速快消品的供應鏈融合。此外,蘇寧已成立了家電集團、消費電子集團、快消集團、時尚百貨集團、國際集團五大集團,分管蘇寧各種業態。從這一動作可以看出,精細化、專業化成為蘇寧佈局智慧零售的主要運作邏輯。

2019年開工還沒幾天,蘇寧就馬不停蹄地豐滿自身羽翼,蘇寧的每一步都意味著大把資金投入,畢竟從2012年開始電商行業在零售界風起雲湧後,蘇寧一直被宿敵京東壓制,8年來蘇寧在由傳統零售轉型互聯網路途上步履維艱,業績也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7年蘇寧營收達1879億元,同比增長26%;淨利達42億元,同比增長497.66%,接近5倍的利潤增長使業界大為驚歎,這兩年蘇寧到底做了什麼?業內普遍認為,這是蘇寧清倉阿里股票帶來的結果。

2017年12月11日,蘇寧宣佈以總價9.4億美元(約合62.2億元人民幣)出售所持阿里巴巴20.89%的股票,獲利32.5億元。據統計,此次減持阿里巴巴550萬股票所獲得的利潤,佔蘇寧2017年淨利潤的78%。

初嘗甜味後,2018年5月30日,蘇寧再次出售阿里巴巴0.3%的股權(766萬股),獲得15.04億美元,預計可實現淨利約56.01億元。

經過兩次股票減持,蘇寧持有阿里巴巴集團股份還有1316萬股,佔阿里巴巴集團彼時總髮行股份比例的0.51%。

令外界沒想到的是,第三次出售蘇寧直接清空了所持的阿里股票,2018年的12月28日,蘇寧易購公告稱,出售持有的阿里巴巴1316.47萬股股票,收到出售價款18.627億美元。扣除成本及相關費用後,預計可實現淨利潤約52.05億元。此次出售後,蘇寧將不再持有阿里的任何股權。

2015年8月10日,蘇寧、阿里兩大巨頭“聯姻”,蘇寧雲商以140億元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阿里巴巴新發行股份。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投資蘇寧約283億元,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9.99%,成為蘇寧雲商第二大股東。

據統計,蘇寧投資阿里這三年間,淨賺141億元,超過了蘇寧連續兩年的淨利潤之和。外界戲言,蘇寧實力演繹了做生意不如炒股賺錢的商業現狀,阿里成為蘇寧的提款機。

這也佐證了蘇寧2017、2018連續兩年財報如此好看的說法。

蘇寧為何再三拋售阿里股份?官方公告說明:“出售阿里巴巴集團股票獲得資金將用於支持公司大開發戰略實施,商品供應鏈建設、物流服務質量提升以及科技研發等業務領域的發展,能夠有效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有助於公司經營效益的提升。”也就是說,蘇寧在轉型的路上,缺錢了。

自從2016年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後,這種以互聯網為依託、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感知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新型零售模式成為零售行業的暴風聚集口,各大電商都開始向線下滲透,在新零售風口小試牛刀。阿里巴巴孵化出盒馬鮮生,騰訊、京東攜手投資永輝超市,佈局線下版圖。蘇寧也在積極擁抱這個風口下的新物種,只不過,它不是小試牛刀,而是用盡了全身力氣。

2017年12月,張近東提出蘇寧要全面佈局智慧零售全場景,並放言2018年新開店5000家,到2020年,蘇寧線下門店要突破兩萬家。為了契合公司發展調性,蘇寧於2018年1月將公司名由“蘇寧雲商”改為“蘇寧易購”,以此突出蘇寧對智慧零售的積極態度。

蘇寧確實超額完成了目標。截至2018年底,蘇寧線下新開店8122家。蘇寧易購合計擁有各類自營門店8881家,蘇寧易購零售雲加盟店2071家,迪亞天天便利店加盟店112 家,總數達到11064家。三年突破兩萬家門店的目標,蘇寧用1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一半,兩大(蘇寧廣場、蘇寧易購生活廣場)、兩小(蘇寧小店、零售雲店)、多專(蘇寧易購雲店、蘇寧極物、蘇鮮生、蘇寧紅孩子、蘇寧影城、蘇寧體育、蘇寧汽車超市等)的佈局業態已初具規模。

於是,張近東在2019年的蘇寧春季工作部署會上,將2019年開店目標加碼到15000家。同時,蘇寧發佈新年招聘計劃,計劃新增8萬人,主要充實蘇寧小店、百貨、物流服務類和IT技術、新品類及新業態的專業運營等崗位。

在現下經濟還未回暖的情況下,與眾多互聯網公司的裁員背道而馳,蘇寧如此攤大餅的打法,全憑“炒股紅利”。

“不爭氣”的蘇寧小店

不惜清空阿里股權為自家“孩子”輸血,這種千金一擲的方式是否可行尚未可知。但是,作為蘇寧智慧零售線下門店排頭兵的“蘇寧小店”,日前的經營狀態似乎並不樂觀。

據悉,僅2018一年,蘇寧小店在全國就已開業4000多家,然而,與其開店速度相同步的,還有虧損額度。據蘇寧官方數據顯示,蘇寧小店2018年1月至7月營收1.43億元,虧損2.96億元,債務高達6.53億元。

炒股高手蘇寧易購,聯手阿里三年套現141億意欲何為?

蘇寧小店是其向便利店伸出觸角的新探索,“小而美”的便利店致力於解決大眾最後一公里的生活購物問題,因此蘇寧在開店密度上下足了功夫,這種前期只追求規模而不注重精細化管理的策略,鄰家、全時都走過。

相信蘇寧並不是沒意識到這種風險,但蘇寧小店的開店速度並無任何放緩跡象。令人擔憂的是,被寄予厚望的蘇寧小店似乎有些“不爭氣”,頻頻虧損的局面使蘇寧不得不在2018年10月將蘇寧小店剝離上市公司報表範圍,所以蘇寧2018年的財報不僅未受到蘇寧小店的影響,還獲得了阿里股權大把資金的加持,才使這份財報顯得格外美麗。

“炒股”套現成就了蘇寧的逆勢上揚,但這並非長久之計,蘇寧欲憑一己之力構建全場景零售,但截至目前蘇寧小店依然還未形成一條清晰的商業模式。面對趨向“急躁”的擴張步伐,蘇寧的錢包還撐得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