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愈演愈烈:大學畢業生寧可送外賣不願去製造業

近日,光大證券宏觀發佈了一份就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民工荒”愈演愈烈。一方面,勞動力供給不斷減少,比如15-59歲人口2019、2020年將分別下降180和300萬左右。另一方面,生活型服務業快速崛起,成了吸收勞動力的“大戶”,比如滴滴、快遞和外賣等創造了近2500萬左右個就業機會。

“民工荒”愈演愈烈:大學畢業生寧可送外賣不願去製造業

而2017屆本科畢業生進入製造業的比重僅為19.2%,較2013屆下降了6.6個百分點。90後藍領第一份工作從事服務業的比重為30%,較80後下降了17個百分點。很多大學畢業生選擇逃離“製造業”,進入例如外賣配送等服務業已經見怪不怪了。

“民工荒”愈演愈烈:大學畢業生寧可送外賣不願去製造業

為什麼會出現年輕人逃離“製造業”的情況呢?

“民工荒”愈演愈烈:大學畢業生寧可送外賣不願去製造業

網友@pkuwd給出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

剛聽的播客裡講到福特為什麼要把工資從2美元提升到5美元,因為流水線的工作太容易令人感到厭倦,2美元工人幹不了多久就會辭職,5美元就能留住工人了。而中國目前服務業提供的薪資並不低於枯燥的製造業,服務於人還是比服務於機器有意思多了。

“民工荒”愈演愈烈:大學畢業生寧可送外賣不願去製造業

通過報告數據我們的確可以發現,看起來更有意思的服務業薪資水平高於製造業,而新職業人群對當天工作的熱愛程度也非常高。

“民工荒”愈演愈烈:大學畢業生寧可送外賣不願去製造業

即便是農民工,向服務業轉移的現象也已經比較明顯。近年來,農民工在製造業的就業佔比不斷下降,而不斷向建築業、服務業轉移。與製造業之間替代性較高的行業包括:建築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批發和零售業、採礦業。

“民工荒”愈演愈烈:大學畢業生寧可送外賣不願去製造業

這也成為了沿海地區招工難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想要招到技術工、甚至普通工,都不得不開出更好的福利條件,比如一家縣級工業園區企業在招聘廣告中列出的公司福利,包括為職工子女提供作業輔導。

“民工荒”愈演愈烈:大學畢業生寧可送外賣不願去製造業

當然,沿海地區招工問題還有產業內遷等因素,但是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已經開始讓部分企業“頭疼”,對於此現象,您有哪些想法或者意見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