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海代表:檢察官員額制改革不能搞平均分配

杨景海代表:检察官员额制改革不能搞平均分配

全國人大代表楊海景做客“新時代四大檢察”網絡訪談。

早在2017年,作為試點地區,山西就開始了試點監察體制改革工作。如今,全面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已一年有餘,在推進監察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增強司法辦案質效方面,山西檢察機關有哪些探索和成效?

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的“新時代四大檢察”網絡訪談中,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楊景海進行了介紹。

“辦案銜接更順暢。”楊景海介紹,在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雙重疊加的新形勢下,山西省檢察機關建立了配合有力、制約有效的“法法銜接”辦案機制,為山西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貢獻檢察力量。

“山西省檢察機關共受理監察機關移送案件863人,退回補充調查138人,提起公訴809人,不起訴5人。”楊景海透露,2018年,山西檢方分別對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傑輝受賄案、山東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季緗綺受賄貪汙案等4起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交辦的職務犯罪案件依法提起公訴。

“辦案力量更集中。”楊景海介紹,山西全省檢察機關現有員額檢察官1833人,辦案力量更加向一線集中。

“配置員額工作中,我們打破了平均分配的思路,在市域範圍內統一調配員額檢察官比例,使員額配置向辦案多的基層院傾斜。”楊景海介紹,在全省辦案數量最多的太原市小店區檢察院,員額檢察官佔比達到了40%。

“辦案責任更明確。”記者瞭解,根據實踐需求,山西省檢察機關修訂了三級院檢察人員權力清單,將90%以上的案件決定事項授權給員額檢察官辦理,凸顯員額檢察官的責任主體地位。“為了明確辦案責任,我們還科學制定案件清單,明確13個業務類型149種案件,使辦案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此外,院領導帶頭辦理重大疑難案件制度成為常態,據統計,各級檢察機關院領導辦案量佔到了21%。”楊景海介紹。

“辦案機制更科學。”楊景海向記者說,在山西省檢察院,院黨組積極推進省院機關人員分類管理和績效考核、人員分類保障等30餘項具體改革措施,全面推進“捕訴一體”辦案新模式。“我們對全省21所監獄開展巡迴檢察,發現問題360餘個,發出檢察建議和糾正違法通知書233份,排查涉黑涉惡罪犯261人,初查犯罪線索6件,監督深度力度明顯增強。”楊景海表示,科學辦案機制促進提升檢察質效,成效明顯。

“辦案活動更透明。”記者瞭解,在2018年,山西省檢察院建成了司法辦案、檢察辦公、隊伍管理、檢務保障、檢務決策、檢務公開與服務“六大平臺”,實現了“互聯網+”檢察工作的跨越式發展。“深化檢務公開,開通山西檢察移動檢務手機APP,及時公開案件信息和終結性法律文書,實體檢察、網上檢察、掌上檢察‘三位一體’智慧檢務工作初具規模。”楊景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