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一個傳奇傳唱了千年

這是高地的文明之光

人世的滄桑如黃河東去

英雄史詩在世上永存

留了彩雲給多難的人間

史詩傳唱

傳唱千年的史詩《格薩爾》流傳於中國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納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了格薩爾王降臨下界後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一各部,最後迴歸天國的英雄業績。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格薩爾》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史詩中演唱篇幅最長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又是多民族民間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見證。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這一首為多民族共享的口頭史詩是草原遊牧文化的結晶,代表著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間文化與口頭敘事藝術的最高成就。無數遊吟歌手世代承襲著有關它的吟唱和表演。

在藏區,古老的格薩爾王傳說,被冥冥入神靈附體的行吟者傳唱;隨著高原的風,如經幡,烈烈飄蕩在這篇雪山環繞的聖土,撫慰著千年的靈魂。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一部《格薩爾王》在藏地被行吟藝人傳唱千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版本,浪跡高原的行吟藝人充滿神秘。

藏語被稱為“包仲”的藝人,夢傳神受,從未學藝識字,醒後既能滔滔不絕地說唱表演《格薩爾王》。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松格瑪尼城

松格瑪尼城是格薩爾王為紀念嶺國的30大將軍而建立,從最初的30塊瑪尼石,到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瑪尼石城。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在藏區,信眾都堅信松格瑪尼具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圍著瑪尼石城轉經祈禱,得到30大將軍的加持,在心裡也就接近了格薩爾王。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時時刻刻轉經就像有格薩爾王在摸頂賜福。

松格瑪尼城,曾經是格薩爾王的戰場,一座無人居住的城。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在空曠的原野上,一片片瑪尼石撿起來的城,卻從來沒有缺少朝拜者的足音。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阿尼瑪卿

哪裡才是格薩爾王的故土?

何處才能找到那些神秘的行吟藝人?

格薩爾王的本尊神山——阿尼瑪卿,遙遙可見雪山連綿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恭請格薩爾王打開我的智慧

頂禮格薩爾王,阿尼瑪卿是格薩爾王的本尊神山,在許多人看來阿尼瑪卿只是一座山,但在藏民的心中,阿尼瑪卿是一座神山,這裡居住著格薩爾王,是格薩爾王的護法神山。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所有藏區的人不管年紀大小,很多人都會供養格薩爾王,膜拜阿尼瑪卿神山,每一刻都祈禱阿尼瑪卿神山的保佑,祈願眾有情具樂,願離一切苦。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神山埡口

這裡海拔4650米,藏地最受推崇的四大神山之一。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神山已經近在咫尺,很多地方都有格薩爾王與他的根本上是相遇地點的神蹟。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我們相信是在達那寺上面的根措,達那寺周邊有三個殊勝之地——根措胡、根措山谷和達那山。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格薩爾王向上師供奉了黃金和黃金寶座,達那寺的創始人桑傑耶巴最初來到這裡,感嘆道:“哎呀,怪不得嶺國這麼神奇,從來沒有災難發生過,原來有格薩爾王神奇的經書和他留下來的這麼多寶貝在福佑”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達那寺

在藏區,很多人認為格薩爾王是真實存在的英雄,少數人會說是傳說,達那寺保留的經文和各種各樣的文物,可以證實格薩爾的真是存在則非傳說。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達那寺是葉巴噶舉派的祖寺,在葉巴噶舉的傳承中,格薩爾王也是祖師之一。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達那寺保存有格薩爾王的黃金經書和30位部將的武器、盔甲和衣物等。還有格薩爾王及其30大將靈塔群。無數人認為格薩爾王是神的化身,她戎馬一生就是為了消除邪惡,解脫民眾。

行吟的經幡,藏地千年神靈附體的行吟傳唱史詩

不論以後格薩爾的後代如何,它至少傳遞出一個信號:天神的種姓,格薩爾的後代,一直在為了幸福而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