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將是壓垮工薪族的又一座大山?

房地產稅將是壓垮工薪族的又一座大山?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公佈,房地產稅法被列入第一類項目,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官方第八次提及房地產稅法了。房地產稅法被列入第一類項目,意味這房地產稅法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大家最關心的是,房地產稅法何時出臺,以及出臺之後如何徵收的問題。

專家認為,儘管房地產稅法被列入第一類項目,但並不意味著只能在第五年完成立法,根據當前房地產調控和地方財稅體制改革進度,在2020年提請審議的可能性比較大。

房地產稅有推出的基礎嗎?

房地產稅是財產稅,徵收的前提是私有財產。如今中國的住宅土地使用權和房產權是70年,期滿後不能續期,徵收房地產稅就沒有法律依據。

據經濟日報報道,我國正在醞釀首部民法典,在2020年提請審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審議的草案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時期滿的,可以自動續期。70年產權問題一旦得以解決,土地和房子屬於私人財產了,徵收房地產稅就合理合法了。

還有就是,我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了全面運行階段,這為房地產稅的推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房地產稅應該如何徵?

有房的人,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房地產稅的徵稅範圍、稅率,以及它是按照什麼標準來計算稅費。是不是我只有一套房,也要交稅?

首先是徵稅範圍,房地產稅出臺的宗旨是穩定房價,打擊炒房行為。目前國際上多數國家對於房地產稅是採用普遍徵收的原則,但中國並不具備這種條件。房地產稅不會是對所有房子,在所有的地方同一時間開徵,而是分步推行,先對多套房、高端住房徵收稅費。

第二就是稅率。房地產稅的稅率要有個上限,從嚴控制,防止一些地方基於財政收入的考量徵收重稅。

第三就是稅基,房地產稅的計稅標準。基本原則是根據房子的市場價值來評估,目前一線城市房價畸高,稅可能會非常重。

那麼多少的稅率合適呢?

早在2011年,重慶和上海就推出了房地產稅試點改革,上海的房地產稅率0.4%-0.6%,重慶的稅率是0.5%,以此來看的話,0.5%是處於中間,可能是房地產稅率的最佳選擇。

對比國際來看,比如美國由各州政府獨立徵稅,平均稅率大約在1.04%左右,德國和希臘均不超過1%,稅率較高的日本則大概在1.4%-2.1%之間。

如果以房屋當前的市場價值為稅基,按照0.5%稅率來徵收,稅率可能會成為工薪族的重擔。以一線城市80平米住宅為例,市場價大概在500萬,那麼一年下來稅費是2.5萬元。

從收入角度看,2017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6萬,深圳是5.3萬,上海是5.9萬,北京是6.2萬,對於普通的工薪族家庭,夫妻兩人同時工作,年均可支付收入在10萬上下,每年繳納房地產稅就得花掉整個家庭接近四分之一的收入。

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到,房地產稅目前不應向只有一套房的剛需住房者開徵,或者是每個家庭有人均免徵面積,超過這個面積之外,再行徵收。至於那些有多套房、或高端住房的人,應該是房產稅徵收的重點對象。

那麼問題又來了,對多套房徵收的稅費,無疑會轉嫁到租房者頭上,房租暴漲成了必然趨勢。又或者多套房的人承受不起這些收稅壓力,將房子拋出,勢將引起房價下跌。

對比國際的房地產稅率來看,中國的0.5%預期稅率是很低的,可是在當今的環境下也併合理,若不想引起市場波動,增加工薪族負擔,房地產稅的徵收範圍必須較小。

建立房地產稅專戶 補貼住房剛需者

有些專家主張房子是一種商品,房地產稅是一種消費稅,消費得越多,房子購買得越多,交稅就越重。建議建立房地產稅專戶,應該用富人購買商品房所繳納的稅收補貼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剛需,用於建保障房,保障房由政府負責組織生存以及管理。

而且市場要分層,分成高、中、低收入三層,然後建立相應的高等房、普通房、公租房,保證每個人住有所居。

對於房地產稅能不能降低房價,不同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影響各異。對於一線、二線城市等核心城市,房地產稅可能會降低住房的空置率,抑制炒房需要靠多套機制配合,而且一二線城市住房剛需旺盛,不能指望房地產稅來控制過高的房價。對於三線、四線、五線城市,房地產稅的影響可能會更大一些,這些城市的房屋空置率較高,而租賃市場又欠發達,房地產稅徵收之後可能會對房價形成一定的壓力。

對於房地產稅,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