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慶:央企1-2月利潤增加15.3%,經濟向上潛力很大

3月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佈廳舉行記者會,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副主任翁傑明,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肖亞慶在回答“如何繼續保持央企良好經營態勢、如何應對新的挑戰”的問題時表示,2018年,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應該說開局之年開局良好。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第一,基礎供應在穩步增長,石油成品油的銷售量增長了4.4%,天然氣的消費量增長了12.2%,發電量和售電量都增長了超過9%,航空運輸總量同比增加了9.2%;從效益指標來看,去年中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是29.1萬億,實現利潤1.2萬億,增長了15.7%;降槓桿的情況,去年平均負債率在下降,去年下降了0.6個百分點;社會貢獻也持續增加,去年中央企業在通信領域裡落實提速降費,在電力企業降低發電成本,降低電價,這兩項加起來是2800億。

肖亞慶稱,“我剛剛拿到了(央企運營)1-2月份的情況,今年1-2月份,(央企)營業收入也在增長,增加了3.9%,利潤增加了15.3%;實物量來看,1至2月份成品油銷量同比增長了9.6%,天然氣銷量同比增長了7.4%,售電量中央企業同比增長了5.4%,航空運輸週轉總量同比增長了8.6%,水運總週轉量同比增長12.9%,所以1-2月份的數字來看,經濟向上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對於接下工作,肖亞慶表示要做到“一個確保、六個強化”。一個確保就是要確保今年各中央企業所制定的積極進取的目標可以實現。六個強化,一要強化實業主業,不斷提升中央企業實業主業的發展質量;二要強化改革落地,不斷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和發展後勁;三要強化自主創新,推動製造業加快升級;四要強化管理提升,努力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五要強化風險管控,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做好沙盤推演和壓力測試;六要強化職能轉變。

肖亞慶最後表示,中央企業發展也會面臨著很多風險和挑戰,經濟有漲有落,行業有好有壞,企業有生有死,是一個必然的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