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焦點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亟待找到可複製的商業模式

两会焦点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亟待找到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两会焦点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亟待找到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今年“兩會”期間,工業互聯網再次“刷屏”。

“工業互聯網是鏈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互聯網已邁向下半場,從消費互聯網邁向了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產業互聯網。在數字浪潮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已上升至我國戰略層面,自2017年以來,我國先後發佈多項重磅政策,加速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工業互聯網如何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也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平臺落地需解決瓶頸

記者通過採訪瞭解到,平臺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工業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和高效配置的重要樞紐。工業互聯網平臺為製造業企業插上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翅膀,推動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精細化管理水準和質量水平。

通過政策助力和產業界共同努力,近幾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發展迅猛,截至2018年年底,已培育形成50餘傢俱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部分平臺工業設備連接數量超過10萬套,湧現了一批創新工業APP並實現商業化應用。不過,由於工業互聯網尚處於發展初期,平臺建設和落地應用仍存在一些瓶頸,發展任重道遠。

“儘管工業互聯網持續成為行業熱點領域,平臺數量爆發式增長,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平臺的商業模式仍在摸索之中,實現盈利的平臺企業並不多。我們可以借鑑消費互聯網發展的成果經驗,儘快形成可盈利、可推廣、可複製的商業模式,實現工業互聯網的可持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經信廳廳長陳新有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告訴記者,目前工業互聯網平臺雖然很多,但仍缺乏典型的樣板標杆。平臺單純依靠製造企業很難橫向拓展,單純依靠信息技術企業很難做深做透,應由製造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雙輪驅動,國家應鼓勵工業裝備製造商與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商合作,加快企業全鏈條數字化改造。

另外,孫丕恕還建議,以開源模式推動工業互聯網PaaS平臺建設,培育海量工業APP,從而提高企業上雲意願。“目前,我國雲化工業軟件供給不足、解決方案能力不強,產業創新生態難形成。建議以開源模式推動工業PaaS平臺建設,培育海量工業APP,推動工業軟件發展,構建工業PaaS生態系統。其中,雲ERP是雲化軟件和工業APP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工業互聯網時代發揮著重要作用。”孫丕恕表示。

楊元慶則認為,平臺在落地層面仍然需要解決發展方向、收益模式等難題。

“一是平臺的方向問題。通用性行業平臺縱深程度有限,市場供給與需求不匹配。未來聚焦具體行業的行業類平臺、場景類平臺將成為企業發展智能製造的重要切入點;二是收益模式問題。目前尚未探索出可行的市場化商業模式,難以形成有經濟效益的良性成長模式;三是企業投資意願不足。在推行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企業的投資回報率無法界定與明確。傳統的、可預期的項目比較容易計算投資回報率,但在工業互聯網方面的投入產出無法計算,制約了企業的投資意願。”楊元慶解釋道。

保障數據安全刻不容緩

安全猶如空氣,任何人任何企業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工業互聯網時代尤其如此。

記者通過採訪瞭解到,工業數據因涉及核心生產工藝,其潛在價值、槓桿價值巨大,企業對工業數據安全有所顧慮,數據安全也是掣肘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一大因素。完善在企業數據應用方面的相關法規,消除企業的疑慮對於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至關重要。

“因為工業互聯網的交易數據比消費數據更廣泛、結構更復雜,涉及很多設計數據,涉及很多風險要素,也涉及很多消費者的信息,所以它的信息安全顯得更為重要,甚至上升到國家安全問題,所以我認為工業互聯網是一個更應該強化立法保障數據安全的領域。”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他認為,保障數據安全分為三個層面:一是立法層面,要建立完善的體系;二是技術層面,要能保護每個個體數據隱私;三是企業文化層面,要建立一種尊重消費者和用戶隱私的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科第十四研究所所長鬍明春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表示,正因為對數據安全的顧慮,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還有所遲疑,這就需要生態系統多方合作,建議發揮行業協會等中立組織機構的作用,平臺搭建方、用戶與行業協會以及其他中立組織或機構共同合作,保障工業互聯網時代大數據安全。

由於工業設備逐漸上雲上平臺,製造業企業各個環節互聯互通,工業互聯網並不能獨善其身,與消費互聯網一樣,同樣需要面對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威脅。

在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看來,隨著物聯網、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網絡攻擊的危害越來越大,儘管“大安全”觀點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但是在應對網絡安全方面還面臨一些重大挑戰,一方面未來聯網設備數以百億計,每一個都可能成為攻擊的切入點,防不勝防;另一方面,網絡漏洞也無處不在。

面對這些威脅和挑戰,他認為當務之急是能夠及時發現網絡攻擊,建議構建一個數據統一、國家級的網絡空間國土防禦系統——國家級網絡安全大腦, 將國家級網絡安全大腦列為國家重大工程專項。建議成立國家網絡安全大腦項目總體工作組、專家組、工程推進組,分別負責頂層設計和總體籌劃、系統設計、工程建設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