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藍海市場即將爆發,產業鏈各路玩家入局瓜分600億大蛋糕!

近日有外媒報道,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旗下的ReCell Center正式亮相,該機構主要用於研究鋰電池材料的循環再利用問題,這一利好消息對於我國解決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有著巨大的啟迪作用。

近幾年,伴隨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攀升,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能源大國,龐大的市場保有量背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規模也是非常龐大,而且整個行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形勢嚴峻。

動力電池回收迫在眉睫 加大監管力度勢在必行

眾所周知,當下動力電池主要使用鋰電池,而經過20年的發展歷程,鋰電池的使用已經到了生命盡頭,報廢期將至的巨大時機,對於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興起有重要的意義。

其實早在2018年工信部聯合七部委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新規,就已經預示著動力電池回收開始進入規劃階段。

時隔半年,工信部近日發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調研報告》,再次將報廢電池汙染防治工作提升到新一輪攻堅戰的高度。

此次兩會上,針對動力電池的循環再利用再次提出重要建議,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和行業標準,優化相關產業技術,建立起完善的動力電池回收體系。

這個藍海市場即將爆發,產業鏈各路玩家入局瓜分600億大蛋糕!

國內回收市場空白 龐大空間催生產業巨大商機

動力電池的“退役”將使動力電池回收市場面臨著重大的挑戰,政策監管必不可少,突破技術攻堅和盈利壁壘也是目前的阻力所在。然而面對巨大的市場空白,動力電池回收也蘊含著巨大的產業商機。據國海證券的研報預測,從 2019到2025年,動力電池回收合計市場空間有望超過 600億元。

鑑於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逐漸完善,以及電池報廢潮的巨大壓力,動力電池相關產業鏈各路玩家紛紛入場佈局。截止至2019年1月,共計有45家企業申報了回收服務網點,且多為光華科技、格林美等第三方回收企業。據瞭解,光華科技宣佈與奇瑞萬達客車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就廢電池回收循環再利用等業務上展開廣泛合作。而在之前,光華科技還和廣西華奧、南京金龍等車企簽署了類似的協議。此外,鋰電材料企業如華友鈷業、天賜材料等,動力電池企業比亞迪、國軒高科、寧德時代等也相繼入局。

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巨大“蛋糕”儼然已經成功引起相關車企及動力電池企業的強烈關注,儘管依舊面臨回收體系不盡成熟、治理技術有待突破、商業模式尚未完善等一系列問題,但是在如此密集的政策推動下,國產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發展前景一目瞭然,動力電池回收將迎來它的產業爆發。抓住先機,才能贏得更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