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和工業互聯網迎來發展新機遇

本報記者 呂紅星

3月5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到發展比較火熱的跨境電商和工業互聯網。關於跨境電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新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同時改革完善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扶持政策。

跨境電商會給全球跨境外貿市場帶來新動力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和消費持續升級,跨境電商發展迅猛。當前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總體規模的增長方面都很快,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貢獻也越來越大。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03萬億元,預計2018年全年將達到19000億元,同比增長26.7%。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跨境電商近年來頻頻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跨境電商綜試區繼續擴容以及改革完善跨境電商等利好政策為外貿打開了新的上升通道。從試點到普惠,新設跨境電商綜試區政策則力促行業發展。

記者瞭解到,2018年,政府對跨境電商出臺了諸多利好政策。例如2018年11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並擴大適用範圍,擴大開放更大激發消費潛力。同時,2018年,政府也在擴大政策適用城市範圍。將適用範圍從之前的杭州等15個城市,再擴大到北京、瀋陽、南京等22個新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非試點城市直購進口業務參照執行相關監管政策。

“一些先行城市有成熟的電商氛圍,區域輻射帶動明顯,有一定的國際物流條件,對外貿易發展好,城市發展跨境電商主觀能動性強,同時兼顧分佈平衡,推動跨境電商發展,本質上將給全球跨境外貿市場帶來新的動力。”張周平表示。

工業互聯網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當前,互聯網創新發展與新工業革命正處於歷史交匯期,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快速延伸,工業經濟由數字化向網絡化、智能化深度拓展,工業互聯網正成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突破口。

關於工業互聯網,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是這樣表述的: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張周平表示,當前,世界各國正加速佈局工業互聯網,圍繞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自2017年以來,中國先後發佈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發展行動計劃以及工作計劃,加速佈局工業互聯網。

據瞭解,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正在全方位地推進,窄帶物聯網實現了縣級以上地區的全覆蓋,IPv6改造基本完成,標識解析體系,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十個行業和區域的二級節點初步建立。國內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總數超過了50家,重點平臺平均連接的設備數量達到了59萬臺。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成員數量突破了1000家,與美歐日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組織在技術創新、標準對接等方面開展了深度的合作,這些都引領著跨界行業的企業深度協同突破。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也曾表示,我國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非常豐富,模式創新也十分活躍,企業集成創新的能力較強。工業互聯網已經廣泛應用於石油石化、鋼鐵冶金、家電服裝、機械、能源等行業,不斷催生出新的增長點,我國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在全方位推進。

“當前,全國各地如北京、上海等也已發佈了各自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發展行動計劃或發展支持計劃。近兩年有望成為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階段,一方面當前工業領域各信息系統之間普遍存在數據無法互聯互通、智能化程度較低等問題,存在較強的數據互聯互通需求。另一方面,5G、雲計算等技術的逐漸成熟給工業互聯網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張周平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