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曾說:書畫篆刻,供一爐冶


吳昌碩曾說:書畫篆刻,供一爐冶


吳昌碩曾說:書畫篆刻,供一爐冶


吳昌碩曾說:書畫篆刻,供一爐冶


吳昌碩曾說:書畫篆刻,供一爐冶


吳昌碩曾說:書畫篆刻,供一爐冶


吳昌碩曾說:書畫篆刻,供一爐冶




其實文人介入治印,應該追溯到宋。宋代歐陽修、米芾為自己或他人篆寫印稿,而後請印工刻制,這是有典籍記錄的。而文人親自捉刀刻印,明代文彭應該是始祖了。文彭、何震、蘇宣、朱簡、汪關與汪泓父子,後人推屬“皖派”。清代中葉,丁敬脫盡徽派影響,被後世奉為“浙派”的開山祖師。其與黃易、蔣仁、奚岡,以及後來的陳鴻壽、陳豫鍾、趙之琛、錢松稱為“西泠八家”,都是浙派代表人物。清末民初,羅振玉、馬一浮、馬衡、黃賓虹等人更是詩、書、畫、印,皆有涉獵。縱觀這些人,無一不是那一時代的博學鴻儒。

文人的介入,對印學發展有極大的影響。我認為:一是促進了明清篆刻的流派的形成;二是對古印譜的識辨、輯錄、流佈功不可沒;三是文人對印學理論的整理、完善,使篆刻藝術獨立為科成為可能;四是參與治印的文人多數精研六書,長於金石考證,對歷代鐘鼎,磚刻,碑版墓誌等銘記皆能化用於印章的篆與刻,極大地豐富了篆刻的創作。

——張文基


吳昌碩曾說:書畫篆刻,供一爐冶


吳昌碩曾說:書畫篆刻,供一爐冶


張文基 1976年生,內蒙古人,畢業於四川聯合書法藝術學院書法。於少平先生入室弟子。書法篆刻先後得到劉朝俠、陳碩、唐子農等先生教導。現任職於《榮寶齋》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