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用一個“作”字打發我

小七最近一直在想,到底什麼才是衡量男女感情裡 " 合適 " 的標準?什麼樣的人才是這世界上和我唯一契合的靈魂?

好像我們總是喜歡用一些看似完美的詞限制一段感情,卻從未想過,感情裡的呵護和關懷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朋友小雅跟她的男朋友從小就認識,雖然沒有電視劇裡所描述的青梅竹馬那麼浪漫,但兩人在一起很多年,也算是非常熟悉彼此,身邊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的感情,覺得他們雙方彼此瞭解,這麼契合一定能走到結婚,可事實卻並沒有表面那麼好。

有一次她因為工作壓力情緒很低落,跟男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沒忍住在他面前哭了,她真的很希望能有一個人在這個時候安慰她一句,哪怕只是簡單地對她說: " 沒關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她都會覺得無比感動和滿足。

他只用一個“作”字打發我


但眼前這個她一直覺得最合適的另一半,他並沒有這樣做,那個男生一直在抱怨她低落的情緒,還不耐煩地說她太 " 作 " ,讓原本情緒低落的她更難過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喜怒哀樂,不可能全副武裝一輩子,我們都有累了的時候,都希望能在難過的時候被安慰幾句。

在疲憊的時候停下腳步休息一陣兒,而這時陪在她身邊身為男朋友的你,儘管不能為她做什麼,儘管無法改變她的困境,但也希望你能讓她感覺到你在陪著她,你在用心地陪著她,你在設身處地地為她想,這是一段感情裡不可或缺的呵護與關懷。

他只用一個“作”字打發我


我承認,拒絕和外界去接觸的性格有時真的很麻煩。但是,我也真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也並不是一件錯事。

因為每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時刻,需要學著和自己相處,需要只和自己相處。

在這樣的時刻裡,我不難過,不低迷,不厭世,只是安靜地做著我自己最想做的事。

而這樣的自我相處,緣於我們對於世界認知的不斷加深,源於隨著年齡增長,我們不會單純因為吃了一塊糖就輕易感到愉悅。

這個思考的過程,我們不需要被別人打擾,也不想讓別人打擾。

因為人和人之間,為了建立聯繫而叢生出來各種情感,有時甚至會成為我們思考和自我成長的一種阻礙。

其實,我周圍的很多朋友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交朋友和去認識新的人,真的是一件自己知道有這個必要,但不想去實踐的事情。

在各種社交軟件橫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會發現,那些套了八百層濾鏡寫著“有趣的靈魂萬一挑一”的虛擬信息和關係,對於我們沒有那麼重要了。

當然放棄社交軟件的另一個原因。

除了這種社交熱情隨著專注自我比重的減少之外,你也很可能像我朋友一樣,在某探上,不斷右滑,滑到了自己的哥哥、叔叔,甚至是爸爸都有可能。

他只用一個“作”字打發我



越長大我們越明白。

社交其實是一個充滿了風險的過程,尤其是經營一段關係,但這也是我們生活中始終無法放棄的一環。

也總有那麼一個時刻,我們生命中那些“獨處”能帶給我們的,其實真的比社交多很多。

在那樣一種看似低落的情緒中,和自己的內心達成一種和解與平和,讓自己不會覺得這是一種自我封閉式的錯誤,只是一個可以被接受的狀態。

男生一定要明白一點,一個女生之所以會覺得自己跟你在一起很幸福很滿足,會衍生出 " 我想跟你過一輩子 " 的這種想法,往往不是因為你對我多瞭解,你家裡有多少錢,你能給我多少美好未來。

而是因為你真真切切地讓我感覺到你有多疼我、多愛我、多在乎我,你給了我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是別人沒有給過我的情感上精神上的珍貴和感動。

希望我們都不要忽略了感情裡至關重要的這些 " 愛的表現 " ,希望我們在自己難過無助的時候,能有一個人陪在你身邊,給你精神上的依靠,希望我們都能和自己的那個ta愛得如膠似漆,就這樣一直走下去,直到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